當地時間6月25日,裡約熱內盧馬拉卡納球場,法國隊與厄瓜多爾隊以0︰0戰平。特派記者 劉佔坤攝
6月25日,厄瓜多爾隊球員沃·阿約維(右)拼搶時一腳踹在法國隊球員巴·薩尼亞身上。新華社記者 徐子鑒攝
小組賽生死戰果然不能缺少紅牌!厄瓜多爾隊隊長瓦倫西亞看到科特迪瓦主裁對自己亮出紅牌,甚至不願再作辯解,他解下隊長袖標遞給阿約維,頭也不回地走出了賽場。“裁判的判罰讓我非常遺憾,但我們沒辦法。”厄瓜多爾主教練魯埃達說,“我不想指責裁判,那是裁判委員會的工作,我隻知道,今天很多判罰都對我們不利。瓦倫西亞被罰下場以后,法國隊控制了比賽。”
在當地時間6月25日下午進行的巴西世界杯E組最后一輪較量中,隻有取勝才能出線的厄瓜多爾隊拼盡全力,最終與法國隊戰成0︰0,無緣16強。
一勝一平積4分仍未能出線的冤屈,使得魯埃達將怒火發泄在裁判身上,不過,回看錄像或許能讓魯埃達承認,瓦倫西亞得到的紅牌絕非無中生有,主裁判最該被指責的地方,不是不該罰下瓦倫西亞,而是應該在開場后不久,就將肘擊厄瓜多爾球員的法國后衛薩科罰出場外,但裁判卻忽視了這個情形。
瓦倫西亞是在突破時與對手相撞,並踩中了對手的小腿——這樣的危險動作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本屆世界杯賽場上出現,此前,意大利中場球員馬爾基西奧,也是因為突破時踩到對方而被罰出場。
非道德行為源於丑陋心態
非戰術性、有傷人企圖的犯規接二連三出現,巴西世界杯不再像是足球藝術的淨土。本屆世界杯開戰至今,葡萄牙隊后衛佩佩和喀麥隆隊中場球員亞歷山大·宋,均在場上表現出非道德過激行為,宋的行為還遭到國際足聯的追加處罰。佩佩是在葡萄牙隊首戰德國隊比賽中挑舋穆勒,當時佩佩手臂打到穆勒,穆勒捂臉倒地但裁判並未吹停比賽,佩佩卻不依不饒對尚未起身的穆勒咆哮指責,並用頭頂撞,結果吃了紅牌。
對於佩佩在死球狀態下還引發激烈沖突的沒頭腦舉動,國際足聯早有處罰先例。不過,這一次國際足聯對佩佩手下留情,並未對其追加處罰,是因為佩佩的挑舋雖然態度惡劣,但沒有產生嚴重后果。因此,佩佩隻因紅牌自動停賽一場(缺席小組賽第二場與美國隊的比賽),而1.23萬歐元的罰金對於財大氣粗的球員而言,根本無甚緊要。
和佩佩“戰術性”的犯規(有裁判專家認為佩佩的犯規實質上是向裁判施壓,但當值主裁明察秋毫)相比,喀麥隆隊中場球員亞歷山大·宋的行為可謂“明知故犯”。在與波黑隊的小組賽第二輪較量中,宋在無球狀態下伸臂砸向跑在身前的曼朱基齊,被裁判直接紅牌罰下。賽后,國際足聯紀律委員會發出公告,宋因為這次惡意犯規被追加禁賽兩場(總共禁賽3場),但宋並無悔過之意。
鑒於本屆世界杯賽信奉“個人利益大於國家利益”的喀麥隆隊球員根本無心戀戰,他們甚至險些以罷賽的形式拒絕前來巴西參賽,隻為向該國足協要求高額獎金。因此,宋的舉動完全可以理解為主動申請下場,只是他的手段實在惡劣。
本屆世界杯賽結束后,宋的職業球員生涯也將進入尾聲:效力阿森納時,宋已奠定自己的主力位置,不過,這位“窮怕了”的喀麥隆球員一度要求俱樂部加薪,並以“罷訓”相要挾,隨后,又迅速投身為其開出5年合同的巴塞羅那——從經濟角度而言,宋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但在巴薩,宋的出場時間極不穩定,如今他已淪為替補,隻等著合同到期后,被球隊清走。
因此,世界杯對宋而言,如果不能成為賺錢的機會,便是巨大累贅,與其辛苦賣命,還不如“瀟洒”退場,他根本不會在意球迷對他的種種差評。
警方保護烏拉圭免受報復
然而,宋絕不是本屆世界杯到目前為止引發道德爭議最大的球員——英國《每日電訊報》稱,納塔爾當地警方已經加強了對烏拉圭隊下榻賓館的保衛措施,因為在這裡結束的烏拉圭隊與意大利隊的小組賽中,烏拉圭隊前鋒蘇亞雷斯咬了意大利隊后衛基耶利尼的肩膀——這個傷害動作躲過了主裁判的眼睛,蘇亞雷斯沒有被紅牌罰下——警方擔心反應過激的球迷會給烏拉圭隊帶來危險。
在烏拉圭隊下榻的酒店外,騎警和全副武裝的安保人員負責外圍警戒,路障則被擺放在通向酒店的必經之路上,據國際足聯公布的信息,烏拉圭隊將於當地時間今天上午離開納塔爾返回大本營,備戰與哥倫比亞隊的1/8大戰。
烏拉圭大本營設在距離貝洛奧裡藏特市中心80公裡的郊區,烏拉圭隊在這裡不會受到球迷的干擾,但聖保羅當地幾家報紙的報道都提到,烏拉圭隊1/8決賽很可能要為球員此前犯下的錯誤還債。
犯了錯誤的是烏拉圭頭號球星蘇亞雷斯,要命的是,這已經是他第3次在賽場上“情急動嘴”,最近的一次是去年英超聯賽,蘇亞雷斯在利物浦與切爾西的強強對話中咬了切爾西球員伊萬諾維奇,結果被英足總禁賽3場,后又因“影響惡劣”而被紀律委員會當作違紀典型,追加了7場停賽。英國媒體認為,去年聯合會杯蘇亞雷斯就企圖咬基耶利尼但未得逞,今年巴西世界杯再次對陣意大利隊,蘇亞雷斯終於迎來了“補咬一口”的好機會。
或許在烏拉圭人的足球觀念中,包括紅牌在內的懲罰與最終的勝利相比都無關緊要——本屆巴西世界杯第一張紅牌就被烏拉圭隊主力后衛佩雷拉領走,而近年來烏拉圭足球的復興(以2010年世界杯第4名和2011年美洲杯冠軍為標志),則給烏拉圭球員帶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心理暗示。
紀委會決定左右戰局走勢
事實上,4年前南非世界杯,蘇亞雷斯就在與加納隊的1/4決賽最后一分鐘用一個排球動作,將加納隊的射門擋出,由於隨后的戲劇性場面過於震撼,吃了大虧的加納隊人微言輕,對於蘇亞雷斯的做法“是否符合足球道德”的討論隻持續了一天,輿論的重點就轉向半決賽的較量。
如果說“故意手球”所帶來的后果還算相對公平——蘇亞雷斯被紅牌罰下,但加納隊點球不進,那麼本屆世界杯賽場烏拉圭人的做法,無疑又讓自己陷入道德漩渦。
“國際足聯確認開啟對烏拉圭球員路易斯·蘇亞雷斯的紀律訴訟程序,我們採取這一行動的依據,是國際足聯紀律處罰條例第48條和第58條,球員本人及其所在足協,有權在巴西時間2014年6月25日下午之前向國際足聯表明立場並提供相關証據。根據國際足聯紀律處罰條例第77條,國際足聯紀律委員會有責任對逃過裁判的行為判罰,但構成侵權的行為還需進行調查和處理。此外,根據第96條規定,任何形式的舉証都在可受理范圍內,包括裁判報告,當事人和目擊者的陳述,物証以及音視頻資料”。當地時間6月25日上午國際足聯發表聲明,表示不會姑息任何違規現象。
而根據國際足聯最新消息,紀律委員會已對其處以禁賽9場以及不能參加一切與足球相關活動4個月的處罰。這意味著蘇亞雷斯的巴西世界杯之旅宣告結束。
本屆世界杯賽前,國際足聯技術委員會委派技術官員向各隊強調,包括假摔欺騙裁判在內的多種不道德體育行為,將成為重點打擊對象。但從小組賽的比賽來看,“道德”不能保証存在僥幸心理的球員遵守規則,因此,國際足聯紀律委員會對蘇亞雷斯事件的處理意見,將會直接影響淘汰賽階段球員的投機心理。
本報聖保羅6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