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廣州日報:世界杯球場上的國家名片效應

趙海建

2014年06月16日09:34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世界杯球場上的國家名片效應

  對於男人們來說,這個父親節注定是要在電視機前度過。呷一口啤酒,佐以一聲吶喊,瞬間就有了在世界杯賽場上“戰斗”的錯覺。甚至是那些平時故作文雅的人們,此時也有了放縱的借口。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足球總能激起人們強烈而原始的部落情感。

  世界杯凝聚民眾,重塑民族精神。在1954年的瑞士世界杯上,聯邦德國隊戰勝了強悍的匈牙利隊贏得冠軍,被視為其重新被世界接納的標志。德國政治學者海因裡希由此宣稱,這才是“德意志聯邦真正誕生的日子”。而2010年世界杯的舉辦,也被認為撫平了南非歷史的創傷。這個在歷史上多災多難的國家太需要認同感和歸屬感,南非世界杯幾乎是雪中送炭。

  由於身份認同的不斷加強,世界杯也成了國家形象的競技場。對於一直在南美其他一些方面的競爭中處於下風的阿根廷來說,足球幾乎成了該國在世界上的“唯一名片”。同樣因世界杯加分的還有“神秘國度”朝鮮,足球成了該國“最開放的領域”。在1966年世界杯賽場上,朝鮮隊的拼勁兒讓主辦國英格蘭隊的球迷紛紛捧場支持,以1比0的比分擊敗意大利隊的比賽更令世界記住了朝鮮。

  世界杯還是一種絕妙的外交手段。在世界杯期間,多國領導人和政要齊聚巴西。對於巴西總統羅塞夫來說,顯然她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巴西隊能否成功奪冠,而是如何在這短短的1個月密集發動外交攻勢,擴大巴西的國際影響力。美國副總統拜登此行不僅是為美國隊加油,更身負緩和美巴關系的重任。此前,因為羅塞夫的名字出現在美國監聽名單上,兩國關系被“凍結”。

  烏拉圭在1930年能夠舉辦第一屆世界杯,便是“拜政治所賜”,因為當年恰逢該國建國100周年,希望以此來展示國力和團結國民。而世界杯在2010年首次登陸非洲,其實也是對曼德拉和南非所走過歷程的一種褒獎。

  對於足球背后的潛台詞,人們總是心領神會。因此,無論是德國總理默克爾還是英國首相卡梅倫,總將自己表現得像個真正的本國隊球迷。而在足球大國巴西,總統如果不懂足球或不愛足球很難獲得選民支持。巴西將在10月份舉行大選,羅塞夫能否保住總統寶座,也許就看本次世界杯的表現如何了。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