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最恨人半夜發美食,欣然吊起胃口,卻渴望不可及,或不甘衣帶漸寬,徒添愁腸。乍聽《深夜食堂》,光是名字就覺罪過,然而又經不起食色誘惑,探究之后才發現,《深夜食堂》並非《舌尖上的中國》那般豐饒的巨幅卷軸菜譜,而是舌尖上的人情煙火。
“食堂”落位於新宿區后巷,光是從窄陋街巷和個中人物,不難猜出故事與現代化的西新宿無關,在東新宿歌舞伎町周遭。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深夜食堂》談不上火爆,三三兩兩的老食客,也算是細水長流的典范。老板的菜單隻有豚汁套餐,但對老食客來講,隻要是老板能做的,他也樂意做的,不在話下。反之,就算黑社會口出狂言,也無濟於事。食客的胃口以懷舊為主,章魚狀的香腸、甜膩的雞蛋燒、難以啟齒的貓飯等等,幾乎都是日漸被挑剔的胃所遺棄的菜品。
菜肴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品味它的人。每個食客都有自己的口味,而每個口味背后都有一些柔軟的故事。脫衣舞娘熱衷於戀愛,熱戀時點半熟煎魚卵,失戀時點生魚卵,就像是愛的晴雨表,留白的故事無需贅言;娘炮老頭心儀黑社會帥哥,他的人生一如加糖的雞蛋燒,隻有他夜復一夜痴情於這種特別的口味;混黑社會的小龍不為保護費,隻為那道永遠的章魚狀紅色香腸,這即是他初戀的知味,也是他人生拐點的況味;因為一碗貓飯和老板搭橋,落魄的女孩成為冉冉歌壇巨星,而轉眼間她又如煙殞滅,像一個哀傷的童話……每道菜都有一副與之對應的愁腸,這就是《深夜食堂》靈魂的支點。
《深夜食堂》改編自安倍夜郎的同名漫畫,故事以深夜的小店為舞台,描繪的是店主與食客心靈的交流。日式漫畫講求情境設計,重分鏡和編劇,《深夜食堂》亦然,這為其影像的轉化提供了不小便利,原著過千萬的銷量,可見它在讀者中引發的共鳴之廣。安倍夜郎曾任廣告導演,然而《深夜食堂》並不功利也不浮躁,它氣定神閑,娓娓道來。劇作和漫畫一樣,在這喧囂中僻靜的一隅,人與人碰撞,心與心交融,有人被治愈,有人被拯救,有人重生,有人死亡。畫面風格亦延續漫畫的恬淡、質朴,不動聲色地敲打心靈,搗鼓淚腺,簡單而耐嚼的故事裡,盡是人間煙火的滋味。
時值部分美劇下架,韓劇如日中天,日劇《深夜食堂》素雅地殺出,以味蕾的名義豐饒著看官們的心靈。相比“追星”式的韓劇,日劇《深夜食堂》的手法和力道都更勝一籌。我們與韓劇更多的是差在工業水平上,一如《來自星星的你》,編劇方面並談不上如何高明,而相比日劇《深夜食堂》,我們的差距更多是來自創作意識和創作能力本身。工業水准好趕,創作意識卻難追,熱鬧的假象易造,簡單而回味深長的東西卻可遇不可求,需要平心靜氣的沉澱,需要於無聲處的穿透。
(曾念群)
■相關
@LW哥哥:沒有科幻震撼,沒有硝煙戰場,用美味的食物,把平常人的生活瑣事聯系到一起,感人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郝雲:“深夜食堂”這四個字對一個職業夜貓子來說真是完全沒有抵抗力。隻看了幾秒鐘就知道我會把這個戲看下去,有時候被吸引就幾秒鐘而已,你甚至可以聞到那個主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