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京華時報:羅大佑演好“壞人”就行

2014年06月11日08:57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羅大佑演好“壞人”就行

  不是傳說中的劉德華,也不是傳聞中的莫文蔚,而是人所皆知的羅大佑成為《中國好聲音》導師陣容的新成員。再加上庾澄慶和張惠妹的離開,以及楊坤的再度回歸,第三季《中國好聲音》的導師陣容就此確定。

  從資歷上來講,羅大佑無疑是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教父。人文與感性的兼具,以及批判與溫情的共存,讓他成為樂壇難得一見的詞曲唱全能音樂人,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高度。羅大佑的作品,既有《鹿港小鎮》《未來的主人翁》和《現象七十二變》這樣的人文經典供於廟堂,亦有《愛的箴言》《野百合也有春天》《戀曲1990》這些浪漫小曲,流傳於街頭巷尾,甚至還有《明天更美好》《東方之珠》這種學校企事業單位集會活動必備的大合唱金曲。相比李宗盛、崔健等音樂大咖,羅大佑涉及的領域顯然更全面。

  不過,《中國好聲音》作為一檔娛樂屬性才是核心的音樂選秀節目,羅大佑身上的人文光環,在這個節目面前,少有發揮的可能性。而沒了這一半的羅大佑,也會讓預設震懾效應的初衷大打折扣。事實上,從羅大佑入選導師陣容所得來的反饋,也可以看到他的時代和《中國好聲音》節目的主要受眾,已經有了明顯的時間差。

  當然,從導師布局來看,已經可以提前估計出羅大佑的角色,那就是因為毒舌而唱黑臉。有了《中國最強音》的預演,羅大佑對於歌手和作品的點評風格,幾乎可以肯定不會走溫情、寬容路線,而必是苛刻和吹毛求疵,總之就是讓被他批評的每一位歌手的粉絲,都有一種挫折感。如果說《中國好聲音》的導師席是一場戲,那麼羅大佑就是那個“壞人”角色。當然,他演得越壞,劇本就越有沖突,節目收視率也會因此提高。

  至於楊坤的回歸,很大程度上倒是接替了庾澄慶調動現場氣氛的作用。雖然在樂壇資歷上來講,楊坤和羅大佑之間隔了很多個汪峰的距離,但因為《中國好聲音》《最美和聲》等節目的歷練,也讓楊坤在導師、主持人這種類型的位置上慢慢找到了感覺。甚至可以說,今年《中國好聲音》在導師席上的戲有沒有笑點,甚至主要得看楊坤的表現。

  而隨著張惠妹的離開,今年《中國好聲音》導師組的哭戲,則將全部落在那英姐的身上。畢竟,教父不能哭,負責娛樂的楊坤不能哭,搖滾硬漢汪峰不能多哭,也就隻有感性的那英姐,最適合這個哭戲角色。

  至於那些聽羅大佑歌長大的歌迷,還是不要過於期待他在《中國好聲音》上的表現,經典的傳奇還是留給經典的記憶吧。歲月是把殺豬刀,羅大佑這個名字登上社交媒體,免不了嘲笑、謾罵和諷刺,這也是教父復出必須付出的代價。(愛地人)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