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京華時報:華鼎獎給好萊塢捎去中國觀眾口碑

葉之植

2014年06月04日08:32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華鼎獎給好萊塢捎去中國季風

  2014年6月2日(北京時間),第12屆華鼎獎“全球電影滿意度調查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哈利·貝瑞獲得全球杰出女演員獎,《魔戒》系列的“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奪得全球杰出男演員獎。自此,這項創立於2007年,由中國民間組織舉辦,以世界范圍內的電影及明星、導演等作為評選對象的中國觀眾口碑獎,第一次走出國門,站在了好萊塢電影帝國的舞台。

  中國電影產業化以來,伴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國產電影的對外交流與輸出,一直進行著各種嘗試。作為一個民間獎項,華鼎獎自創辦以來,不僅因評選范圍廣泛而受關注,同時,更因為她所有的獎項都圍繞著中國觀眾的口碑而進行,因而特別受到好萊塢眾多巨星及業界的重視。比如這次獲得全球男女最佳演員獎的兩位好萊塢巨星都表示:“期望去中國,與中國團隊合作。”而美國著名電影雜志《好萊塢報道者》,則將這次華鼎獎頒獎禮視為一種“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聯系愈發緊密的信號”。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次華鼎獎之所以能走出國門到美國舉辦,並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視,正是中國電影市場日漸強盛的一種直接反映。一個來自中國的民間獎項能受到眾多好萊塢巨星的重視和追捧,其背后所體現出的,正是這個影視帝國對中國電影市場和14億中國電影觀眾的重視;反過來說,任何一個好萊塢的影星,當你入圍該獎的提名乃至最終榮獲大獎的時候,事實上也就意味著你已經獲得了十多億中國觀眾的關注與肯定。這正如美國知名電影網站Th“W““P所言:“能夠在中國老百姓面前露臉已成為好萊塢明星們趨之若?的事情”;“10億觀眾,無論是誰都難以拒絕。”

  中國電影乃至文化的輸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被提到國家文化戰略發展的層面,相關的學術研究也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展開。顯而易見,作為助推中國電影與國際接軌的一部分,華鼎獎的設立,尤其是這次在美國頒獎,除了更有利於中國電影與好萊塢包括整個世界電影的進一步交流互動之外,亦特別有助於讓中國觀眾對世界優秀電影發出自己的聲音——一個來自中國民間口碑的評獎,從入圍影片的遴選到◇終花落誰家,無疑給好萊塢捎去了一縷中國季風。

  華鼎獎創始人兼總秘書長王?在談及這次華鼎獎走進美國時曾說,“華鼎獎走進好萊塢,意味著為中國電影打開了一條走向世界的道路。這是在美國頒布的第一個中國獎項,也是中國、美國合作的典范”。我則期盼著,或許日后在中國舉辦的某屆華鼎獎頒獎典禮上,諸多好萊塢巨星也能趨之若?地來領獎。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那場面更提氣。(葉之植)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