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觀點>>正文

京華時報:大陸歌手救不了金曲獎

琳距離

2014年05月29日08:28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大陸歌手救不了金曲獎

  上周,第25屆台灣金曲獎公布了提名名單。除了周華健、林俊杰、張震岳、蔡健雅、戴佩妮、楊乃文等熟悉的名字,今年金曲獎刮起了一場“最炫大陸風”,大陸歌手接連入圍。去年推出首張專輯《模特》的內地歌手李榮浩入圍最佳男歌手、最佳新人、最佳普通話專輯在內的五項提名,成為最大黑馬。此外,李健憑借專輯《李健拾光》也入圍了五項大獎,加上選秀歌手劉思涵入圍最佳新人,“內地三劍客”出現讓金曲獎陡增看點……

  十年前的台灣金曲獎曾經是無數樂迷的音樂指南,一度被仰止,一度被膜拜。因為當時台灣音樂流行工業的先驅性,它的姿態是高高在上的。然而這些年來,金曲獎的口碑每況愈下,於是它必須接受不斷被吐槽無法再超越的現實。一方面,評選機制備受質疑,它並不是格萊美式的工業獎項,沒有所謂的行業標准,最終結果完全取決於評審口味。另一方面,金曲獎報名條件過於苛刻,報名作品必須在台灣地區首發或至少同步發行。有意思的是,李榮浩專輯台灣發行日期比內地早一天,堪稱是入圍金曲獎的最佳案例了。據了解,本屆金曲獎共有171家報名單位、398張專輯、11982件作品參賽,最終有123件作品入圍角逐24個獎項。這些數字看似縝密而龐大,但一個“台灣地區首發”其實就將大多數華語唱片擋在了門外。更何況,在實體唱片淡出江湖,數字音樂大行其道的年代裡,金曲獎的玩法顯然已經落伍了。當然,夢還是要造的,宣傳上並不起眼但音樂口碑不俗的李榮浩就成了金曲獎欽定的幸運兒。在兩岸交流的大背景下,究竟是台灣金曲獎更需要大陸人的關注,還是內地音樂人急需金曲獎首肯,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最后,上周在美國上市的京東早前宣布與恆大音樂、索尼音樂、華誼音樂、太合麥田、種子音樂等十幾家唱片公司結盟,推出“東樂計劃”。去年京東音像的業績是2億,已經佔據了全國唱片銷售的45%份額。而京東玩票音樂將帶動品牌、發行、演出等一系列業務。音樂產業正面臨來自互聯網電商的洗牌,墨守成規的媒體思維顯然不合時宜了。就像今年的金曲獎請來江蕙、張惠妹、周杰倫擔任宣傳大使。三人入圍了132次,拿下29座獎杯。江蕙表態不再領獎,周杰倫則不想退出。“老人們”獎杯還沒拿爽呢,金曲獎也就是一場秀罷了。(琳距離)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