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每日電訊:中資企業應學德企的完美主義

班瑋

2014年05月20日08:4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資企業應學德企的完美主義

  好望角

  德國和日本企業家如何看待來自中國的競爭?近日在柏林一個德日經濟論壇上,一名德國企業家將德日企業追求的完美主義與她眼中的中國人“夠用就行”心態(good enough mentality)相提並論,細聽頗有感觸。

  這名德國知名機床制造公司的女當家說,德日企業精神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斷追求尖端技術和無條件追求質量”。相形之下,很多中國企業有種“夠用就行”心態,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隻限於滿足顧客需要。

  對這種“夠用主義”,中國人自己怎麼看?筆者曾聽國內一家權威質量檢測機構人員打過一個比方:一把德國造螺絲刀或許能用一輩子,而國產螺絲刀可能用不了幾年,但德國螺絲刀比國產螺絲刀貴十余倍,萬一丟了還不一定能及時買到,因而買十把國產螺絲刀干活比買一把德國螺絲刀要實惠。

  筆者感到困惑,用十把國產螺絲刀干一把德國螺絲刀的活,難道不更加浪費資源和降低效率嗎?如果真這麼實惠,為什麼大量中國游客在德國採購從炊具到水龍頭等各種產品?也許企業可以滿足於產品能夠賣出去就行,但不管哪個國家的顧客,都決不會不看重產品的質量。

  事實上,德國產品在全世界受到追捧,就因為在很多國家消費者眼裡,“德國造”等於質量可靠,而德國產品質量之所以可靠,一大原因就是企業精神中普遍存在的完美主義。

  對德國企業來說,質量是天大的事情。一旦質量出問題,會直接影響品牌形象,損失無可估量。曾經看過一部介紹德國質量檢測的電視紀錄片,一個小小的自行車鈴鐺,竟然需要經由自動檢測裝置上萬次撥弄都不會壞,才算質量過關。前段時間,德國某品牌嬰兒奶粉多地脫銷,但奶粉生產企業告訴筆者,他們不會迅速加大產量,因為奶粉質檢共有300多項指標,新增生產線需要按部就班以確保質量。

  除了質量追求完美,德國大量被稱為“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還注重追求技術的完美。他們“勿以事小而不為”的經營理念、在眾多不起眼領域對尖端技術的完美主義追求,被認為是德國實體經濟長盛不衰的秘密武器。

  前些年中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曾引起德國企業界熱議。有的德國企業家心懷憂慮:中國在機床制造方面已成為世界第一,其他產業也會跟進。德日企業僅僅捍衛自己金字塔尖的地位夠嗎?是否需要為迎接中低端產品的沖擊未雨綢繆?

  但與此同時,也不乏德國企業家認為,沒必要因此恐慌。中國出口第一又如何?目前國際高尖端產品有多少是中國自主研發?一名德國太陽能電池板涂層設備制造公司的高管告訴記者,他們會確保自己對華擁有5年左右的技術領先優勢。

  各國國情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勞動力成本和市場規模等紅利還能承載中國經濟發展多久?技術上“拿來主義”取得的后發優勢是否滋生了得過且過的創新惰性?“夠用主義”心態是否阻礙著中國制造業的升級換代?

  處在產業金字塔尖的德日企業猶自居安思危,國人恐怕也應對“夠用就行”的心態進行深刻反思。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