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京華時報:“裸婚”之后情懷不再

曾念群

2014年05月16日08:57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裸婚”之后情懷不再

  《裸婚之后》很容易讓人勾連起《裸婚時代》。2011年的熱劇《裸婚時代》不僅成了80后的裸婚童話,還“撮合”了男女主演文章、姚笛不脛而走的愛情,以及“且行且珍惜”的風波,反過來又意外地成了新劇《裸婚之后》的前奏。

  因為參與過《裸婚時代》后期運營的緣故,我深知文章功不可沒。尤其前7集,文章在周涌和溫蓉的劇本基礎上逐字逐句改造,重新揉進了他累積多年的生活和語言,而后編劇在文章調整的基礎上,又對余下的劇情展開全面梳理,因此《裸婚時代》徹頭徹尾地落著文章的烙印。《裸婚時代》的大成,除了題材取巧,同時也是整個班子創作激情的碰撞與兼容的結晶,帶來的話題效應至今余溫未消,遺憾的是,《裸婚時代》並沒有趁熱打鐵推出續集。

  《裸婚之后》同樣以80后裸婚生活為主題,台詞套路也秉承《裸婚時代》的風趣、時尚,尤其制片人王芳系《裸婚時代》制片人之一,加上劇名上的文字游戲,很容易令不明真相的看官誤以為這就是《裸婚時代2》。此前,已有媒體報道說“原班主創團隊打造”,殊不知這出品方、導演、編劇、演員等都換了。

  盡管《裸婚之后》導演程薔表示兩片質感不一樣,並極力強調:“《裸婚之后》盡可能達到青春偶像劇的氣質,講養眼的愛情故事。”但這似乎正是《裸婚時代》曾經實現過的追求。誠然,《裸婚之后》故事的營造和細節的處理還是不錯的,導演調度和演員的詮釋也都花費了不少心思,全片的質感也不錯。但相比《裸婚時代》,《裸婚之后》首先弱在跟風上,雖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更遠,可自打你決定踩在巨人肩上的那一刻起,你的相對弱小就呈定勢,因此也就無力跨越巨人。其次,人物構架欠合理,尤其是黃一琳和鐘亦城這條線,疙疙瘩瘩的地方太多,想必導演已經在后期剪輯時犯難過了。

  最最關鍵的是,《裸婚時代》還是有情懷的,它用心營造了一個功德無量的“裸婚”生活的理念,到了《裸婚之后》,隨著劇情推進,這種情懷一點點消失不見,最后徹底瓦解。因為劇中人物並沒有一顆堅守“裸婚”的心,他們最后都奔著物質而去,“裸婚”不過是個用以兜售的皮囊。(曾念群)

  ■相關

  @張佳寧:80后統統被催婚,作為一個高尚的適婚女孩,一個純粹的適婚女孩,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適婚女孩,我美好地提倡“裸婚之后真愛至上”。錢沒有可以再賺,房子沒有也不會露宿街頭,沒有愛的家才是行尸走肉。

  @色藍空天:裸婚之后,估計矛盾重重吧,人活在物質社會一定會遭受物質的洗禮,哪怕再相愛。

  @林家那個Y:最近在追《裸婚之后》,覺得,在一個男的一無所有的時候,有個女人,願意拿自己的青春來陪你,不圖榮華富貴,隻求平凡相依,好好珍惜她!因為,她不圖你的錢,你的房子。唯一的是,她願意和你同甘共苦。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