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新京報:看《槍聲》領會戰爭與愛情

段凝

2014年05月15日08:3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看《槍聲》領會戰爭與愛情

  【新劇熱評】

  “我是媽媽,我想念我的兒子……”當克萊爾指著鳥籠對艾瑪大喊“你為什麼可以總記著他?”時,艾瑪再也無法強忍失去兒子的痛楚,掩面而泣,她所有的悲傷化為淚水,像清泉一樣,緩緩地從心裡流淌了出來……這是我坐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觀看話劇《槍聲》時,引起的心靈震顫。

  愛情使人堅強,也讓人脆弱。這個21歲姑娘克萊爾為了心愛的人,毅然走向戰場,她來到刑訊室找到弟弟想方設法要把哈裡的情報傳出去﹔戰爭結束,她獨自一人帶著心靈和身體的創傷來到哈裡家。當她見到那隻鳥籠,那個哈裡留給媽媽的禮物時,她卻脆弱得一塌糊涂,她竟要和艾瑪爭搶這個帶有哈裡溫度和情感的禮物。

  而艾瑪,這個看似平靜,天天做著兒子愛吃的果醬餡餅,期盼著兒子會突然回家的普通媽媽,日日撫摸哈裡生前送她的鳥籠﹔可她又是堅強的,她鼓勵這個純潔的姑娘重新去愛,並原諒了開槍打死哈裡的弗蘭克,“我們要學會忘記,否則,我們無法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余秋雨說,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將人置於兩難境地。尖銳的矛盾沖突,碰撞出人物內心的糾結,台下的觀眾也同樣體驗這種精神凌遲般的痛楚,從而思考人性和戰爭,人性中的善與惡。

  史蘭芽飾演母親分寸拿捏適度。而另一位實力派演員仇曉光飾演唯一“反派”西格蒙德上校同樣讓觀眾過癮。他塑造的人物,有男人的血性與隱藏著的怯懦,從最初的軍官到最后的紳士,從一個看似反派的人物,反轉出人性的深邃,從正義的討論到人性的關懷,更發人深省。出演弗蘭克的孫曉鵬,他是矛盾的引發點,是陷於事件漩渦的中心點。面對哈裡的請求,他無助、猶豫、恐懼﹔開槍之后,他愧疚、疼痛、迷亂﹔面對上司質問,他慌張、躲閃、詭辯﹔面對丹尼斯的困境,他自私、冷靜、果斷﹔面對艾瑪的寬恕,他不安、惶恐、羞愧……盡管孫曉鵬尚年輕,演技還略顯青澀,但他對人物的詮釋和理解、他的努力和認真,向觀眾扑面而來。

  劇中半透明不規則的舞台背景用得既精致又靈巧,拓展了劇情,烘托了氣氛。刑訊室裡的緊張,艾瑪家聖誕節的歡愉,克萊爾舞動的浪漫,弗蘭克開槍時的不忍,哈裡離別的聖潔。舞美燈光與人物、情節完美契合。觀眾在這樣的劇情,人物,場景中流淚,隨著人物一起糾結、感動,震撼。這構成了話劇的現場魅力,也是《槍聲》帶給觀眾對於戰爭和人性、生和死、愛和寬恕的思考。□段凝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