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中青報:救市能否撼動房價向下之勢

余豐慧

2014年05月07日08: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救市能否撼動房價向下之勢

  廣西南寧打響鬆綁限購“第一槍”后,天津濱海新區、杭州蕭山、江蘇無錫等緊隨其后,5月6日又傳來寧波市有關部門口頭傳達放寬購房資格限制的消息,當地未來隻查詢個人在擬購房的縣市區域是否有住房,不再查詢其在戶口所在地是否有住房。

  如果說這四個城市都還在遮遮掩掩、有所顧忌,那安徽銅陵卻是明目張膽地出台了一系列救樓市舉措:5月5日,當地發布《銅陵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擬全面取消房地產調控措施,轉而出台稅收、住房公積金、落戶、預售資金鬆綁等舉措以支持購房,用心良苦地把能想到的舉措幾乎窮盡。比如,將首次申請個人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由30%降為20%,使得一向比房貸要求還嚴格的公積金貸款門檻大大降低。

  過去“買房入戶”的老套路也派上了用場。外地居民在該市購買商品住房,可憑房地產管理部門備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購房發票、契稅完稅憑証辦理戶口遷入手續。凡今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在銅陵市(含銅陵縣和開發區)購買家庭唯一普通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普通商品住房是指單套建筑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由同級財政按房價1%的比例給予契稅補貼。這種措施是罕見的,公共稅收為何補貼給個別置辦住房固定資產者?這一方面反映出地方預算稅收的軟約束之巨大弊端,另一方面反映出銅陵方面救樓市的心急如焚。

  一些地方政府陸續匆忙救樓市,恰恰從側面反映出目前樓市的危機,反映出房地產低迷和房價向下的趨勢,還折射出房地產低迷和房價下降正好動了地方政府的奶酪——土地財政、GDP政績、房地產稅收。

  中央對地方債務規定了明確的責任考核制,而龐大的存量地方債大約有40%是土地出讓金擔保的。一旦房價下降,必將傳遞到土地市場,土地出讓價格必將走低,最終將影響到地方債的還本付息,引發金融風險。

  地方過度倚重房地產的泡沫式發展,一旦房價下降,樓市低迷,將直接影響地方經濟增速,從而影響到地方官員的仕途。加之,房地產低迷后,附著在房地產上的稅收收入也將較少,這是很多地方官員無論如何不願意看到的。

  目前,一些二三線樓市的低迷是市場機制自動自發作用的結果,與過去用行政手段打壓樓市有根本性區別。這輪房地產非政策性調控導致的蕭條,是行政手段很難阻擋的。人們有“買漲不買跌”的傳統,如果一些地方政府救市,反而給市場放出樓市蕭條的信號,讓需求更加謹慎,最終悖離救市初衷。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