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3日報道:因購買的一雙女鞋在說明書中宣稱該鞋具有減肥、改善心血管等功效,職業打假人王海以存在虛假宣傳為由將商場告上法院。近日,朝陽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商場虛假宣傳的行為已構成欺詐,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判決其為王海辦理退貨,雙倍退還貨款。
一個人打一次假並不難。這年頭,沒有買過假貨的消費者幾乎屈指可數。有時候,忍無可忍的消費者找到店家要求退貨,或是將店家告上法院。但是,多數消費者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為了追回幾百元打一場官司,哪怕就是最終獲得雙倍賠償貨款的結果,大多數消費者仍然覺得耽誤不起時間。時間成本是消費者發現買到假貨后,決定是否打假索賠的一個重要考量。
應當說,所有售假者在出售假貨時,充分評估了售假風險。除了受到良心譴責的道德風險外,一般地說,售假者法律風險並不是很大。這就造成了售假者知假販假。一雙鞋怎麼能有減肥、改善心血管等功效呢?人們隻聽說過穿小鞋夾腳、穿大鞋不跟腳,穿鞋減肥顯然是違背常識。穿鞋倘若能夠減肥,那全世界還能有那麼多胖子嗎?盡管售假者對虛假宣傳心知肚明,但他們心中的算盤打得很是如意:中國有十幾億人,隻要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甚至幾十萬分之一的人上當,那就可以通過售假發財了。事實上,似乎消費者總是有買假上當的,有的是“寧可信其有,決不信其無”,有的是連基本的常識都不懂,“急來抱佛腳,有病亂投醫”。渴望減肥到了連賣鞋的都當成醫生,這樣的消費者也實在可笑復可憐。
說句題外話,中國的胖子大多也就是在中國稱得上是胖子,到了美國,見過美國的胖子,那就小巫見大巫了。美國人為了減肥,每年投入了天量的科研經費,時至今日,也沒有找到減肥成功的靈丹妙藥。我敢說,誰要是發明或研制確有成效的減肥藥物,肯定是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也許有一天,世界上的那些轉基因科學家們,可以通過轉基因實現人類減肥的夢想。
有了職業售假,必然需要職業打假。有矛還要有盾,職業打假人其實就是廣大消費者的盾。王海是一個職業打假人,這麼多年堅持打假,為淨化市場環境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感動了中國的多少消費者,我不敢妄加猜測,但我是被他感動的眾多消費者之一。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