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中青報:余額寶倒逼銀行改積習

余豐慧

2014年05月06日08:3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余額寶倒逼銀行改積習

  一些銀行網點強制要求2萬元以下存取款隻能在ATM機上辦理,這既違背了現行法律規定,也是一種變相的消費歧視。(《人民日報》5月5日)

  如果你是上百萬元、上千萬元甚至億元存款大戶,銀行就會派專門的押運車來幫你存取款。說到底,強制要求2萬元以下存取款隻能在ATM機上辦理,還是銀行長久以來的嫌貧愛富頑症在作怪。

  銀行的嫌貧愛富豈止表現在存取款上呢。在貸款上,銀行也偏愛給央企、國企、上市公司、行業壟斷性企業貸款,而不喜歡給民企、中小微企業貸款。多年來,雖然政府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上出台了不少政策,但中小微企業至今仍難以獲得信貸等金融資源支持。

  在中間業務上,銀行的公共服務場所更是隨處可見大客戶理財室,銀行在機場、火車站還斥巨資給大客戶、富翁們設置專門的貴賓室。

  監管部門多年來一直強調銀行要提高服務水平,他們的服務水平確實提高了不少,但主要不是針對普通百姓的。可以說,“嫌貧愛富”已滲透到銀行各個業務種類裡。銀行作為一個企業,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因此喜歡能給自己帶來高回報的大客戶(包括富人)自然無可厚非。但是,這種“無可厚非”是在成熟發達、公正公平、市場競爭充分的環境體制之下——在這種情形下,金融業的市場准入是開放的,金融業競爭是充分的,金融機構的層次是多樣的﹔即使大銀行不喜歡小儲戶、小客戶,但專門為小儲戶、小客戶量身定制的金融機構會誕生,后者採取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的經營模式同樣可以賺大錢。

  在開放、自由、競爭充分、無門檻的市場環境中,第三產業包括金融業異常發達,其服務可以無縫隙地覆蓋所有層次的金融需求。而目前,我國市場准入門檻最高的就是金融業,它導致大中型銀行壟斷金融資源配置和金融服務。在這種格局下,銀行隻青睞於富人、大公司、央企和國企等,就會使得中小微企業金融資源的可獲得性極低,普通百姓金融服務需求處於空白。銀行業的嫌貧愛富導致我國金融資源配置和服務上的極大不公。

  如何根治銀行嫌貧愛富的頑症呢?唯一出路是放開市場、依靠市場,向市場化改革要普通百姓的紅利。這方面,這幾年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逐步放開,使得社會化融資迅猛發展,目前已佔到整個融資的半壁江山,使得銀行佔整個社會融資的比例由過去的百分之七八十下降到50%。

  更加令人關注的是,互聯網金融從市場自發自動誕生和發展,已經將銀行嚇出一身冷汗,而且互聯網金融改變銀行包括改變其嫌貧愛富的威力正在顯現。以余額寶為代表的新金融產品對銀行存款、理財產品的沖擊之大,出乎所有人意料。網絡小貸公司、眾籌融資、P2P網貸特別是將要成立的阿裡騰訊網絡銀行,將會給傳統銀行帶來巨大挑戰。而這種挑戰,將倒逼傳統銀行改變嫌貧愛富的積習。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