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姐”龔愛愛擁有3個戶口的紀錄,很可能正在被打破。據4月23日《新京報》報道,近日有網絡爆料稱,山西省長治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樊紅偉有8個身份証。該舉報信貼出樊紅偉使用過的8張身份証,記者發現,樊紅偉實際使用過的身份証號碼有4個。山西省公安廳紀委工作人員向記者証實,該廳已成立工作組調查此事。長治市公安局工作人員稱,樊紅偉目前還在正常上班。
從上述報道來看,樊紅偉實際使用過的身份証號碼有4個,有3張身份証照片與尾號0074的身份証照片為同一人。雖然從舉報資料暫時還看不出這4個身份証是同時被擁有,但如此頻繁地來更換與注銷身份証,不能不令人生疑。作為居民身份証件管理的直接參與者,地方公安部門的領導理當對此有更多更嚴的自我約束,涉嫌擁有多個身份証實在充滿了諷喻。
今年2月來自媒體的消息就稱,全國已有16個省區市完成了省級人像比對系統建設並投入應用,通過比對發現、注銷重復戶口43.1萬個。它意味著,我國將實現嚴格意義上的一人一戶口與身份証。省級人像比對在加快進行,一個市級公安局的副局長卻依舊被曝出擁有多個身份証,這叫人如何理解和接受?
不管對於樊紅偉的最終具體調查結果如何,該起事件都或多或少地映射出一些市縣級公安部門戶籍管理的混亂。法律明文規定,人民警察非法變更公民身份証號碼,或辦理假居民身份証與戶口,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個公安局副局長身份証的多次辦理與注銷,表明嚴肅的辦証流程其實早已成為浮雲,責任追究更無從談起。在有章不循的背后,必然是權力的濫用。
公安局副局長的多張身份証,對應的是戶籍管理中辦証程序虛置的真相,但真相可能並不止於此。正如網友所質疑的,轉遷、落戶、辦理身份証,這些在普通人看來十分繁雜而又嚴肅的事情,為何在個別人那裡卻易如反掌呢?海南省公安廳的一位內部人員甚至告訴記者,“沒什麼難的,市縣公安局長、分管副局長簽個字就能辦理戶口”,“隻要局長簽個字,就能辦理假戶口”。戶籍制度管理習慣性地為有能量者讓路,卻不肯對普通人努力創造更多的辦事方便,這早就引起了廣大民眾的不滿。
別輕看公安局副局長擁有多個身份証的爆料。此前調查已顯示,一些涉案落馬的政府官員也都擁有雙重戶口和多個身份証。多重戶口一般用於:隱匿非法收入和財產﹔逃避各地房地產限購政策﹔在上學、就業、醫保等方面享受社會福利。長治市公安局副局長擁有多張身份証的真相必須被厘清,如果涉及違法違紀一樣需要窮追到底。與此同時,一旦發現相關事實,還須去嚴格兌現對假戶口辦理過程中違法違紀人員的處理。隻有真正形成對戶籍管理散漫的威懾力,假身份証的辦理大門才不會洞開,公安局副局長擁有多個身份証的莫名驚詫才不會接踵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