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中青報:警察佩槍是執法的必然選擇

王鐘的

2014年04月24日08:2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警察佩槍是執法的必然選擇

  4月20日起,上海街頭的一線巡邏民警開始兩兩搭配地佩槍巡邏,持槍民警被要求必須在3至5分鐘內到達現場。從5月1日起,廣州也將全面展開民警佩槍巡街。聯系到全國公安機關從4月起開展的武器警械專項訓練,警察帶槍上街巡邏預計將是許多城市的常見情景。

  過去巡邏民警在執行日常任務時並不攜帶槍支類武器,突發性犯罪事件發生時,盡管基層民警可能最早抵達現場,卻要等待特警等持槍警力到達才能更有效處理。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中一個細節常被人提起:特警抵達現場后,果斷向正在實施暴行的歹徒開槍,才遏制了事態進一步惡化。如果多了解一下近些年的警務新聞,不難發現,要求警察用槍的情況呈增多趨勢。一些惡性犯罪事件要求警察必須開槍處理,有時開槍越早,給人民群眾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越小。

  警察佩槍不僅是保護人民群眾的要求,也是維護執法尊嚴的需要。根據中國警察網公布的近年公安民警因公傷亡情況特點,暴力襲警已成為民警因公負傷的主要原因。截至2013年2月,5年內全國因暴力襲擊而負傷的警察共計5450人,佔同期負傷民警總數的32.4%。在過去,交通事故等非犯罪因素是造成民警因公傷亡的主要原因,而現在這類原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犯罪事件本身正成為威脅警察安全的主要因素。

  從全球范圍來看,加大基層民警的武裝實力是各國應對復雜治安形勢的一致選擇。且不論民間槍支泛濫的美國——在那裡,警察執勤不帶槍才是怪事,以文職警察主導、日常執法不攜帶武器的英國,提高警察武裝化程度也成為英國警方近年來的改革方向。除了北愛爾蘭、國防部和民用核能這三個特定部門的警察被要求常規武裝化,英國還實施了授權持槍警察制度,並有專門的使用武器聯合常設委員會為警察用槍問題制定具體政策。

  當然,巡邏民警佩槍是落實警察用槍權的第一步,接下來要更加規范的是什麼樣的警察可以佩槍。江蘇警官學院發布的報告指出,由於長期不用槍,有些民警連槍支的分解結合都忘了,25米半身固定靶“打光頭”的大有人在。在進行培訓時隻打固定靶,甚至實彈射擊時裝子彈和退子彈都有專人負責,受訓民警隻管扣扳機——這樣的培訓,並不能適應現實中復雜用槍環境的需要,當下開展的武器警械專項訓練,給一些不熟悉槍支的警察提供了補課的機會。對於經過嚴格培訓仍然不合格的警員,有必要分配合適工作崗位暫緩配槍,直到培訓合格為止。

  根據各地區不同的治安形勢,民警配發槍支的授權范圍也應當制定不一樣的細則。比如在英國,配發槍支的授權包括特定授權和長期授權,不僅機場、核設施和武裝反應警車中的警察擁有長期授權,執法環境特殊的北愛爾蘭還為所有培訓合格的警察長期配發手槍,上下班時間均可攜帶。我國東西部、內地與邊疆民族地區治安形勢不同,民警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可以帶槍,必須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制定不同范圍度的授權。

  擴大警察隨身佩槍范圍,不僅需要警方做好相應准備,也應讓人民群眾普及警察可能開槍的法定情形。《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規定了可以使用武器的15種情形,隨著民警佩槍比例擴大,未來也許會有更嚴格規范出台。普通人了解這些情形,一方面可以監督基層民警用槍,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自己規范行為,保護自身安全,避免在發生犯罪事件的現場遭到誤傷,甚至被執勤民警誤判。

  警察隨身配槍,本身就是展示執法形象的舉措,也是警察權中天經地義的組成部分。在目前日益復雜的治安形勢下,佩槍執勤無疑能夠更好地保護群眾。各地警方將武裝警力全面前移的行動,展示了公安機關有效應對突發性犯罪事件的實力與決心。對此,社會各界應予以支持,在幫助警方維護良好執勤環境的同時,監督好警察帶槍期間的各種行為。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