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論
社交軟件陌陌日前被批“荷爾蒙式社交”,引發網民惡搞。諸如“陌陌不哭”“陌陌挺住”“今夜,我們都是陌陌人”的神口號再現。
這樣的情景酷似今年2月的一幕。在央視曝光東莞色情業后,東莞也曾被一些微博大V帶頭“悲情”惡搞,微博一夜間全是“東莞挺住”的聲音。
兩個月時間過去,東莞確實“挺住”了。在“大掃除”全市娛樂場所之后,掃黃成果頗豐。截至3月24日,全市11家涉黃場所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07人,其中已逮捕167人,查處涉黃瀆職民警共36人﹔而就在4月14日,又傳來了東莞太子酒店董事長梁某輝因涉嫌組織賣淫罪被刑拘的消息。
我們不難發現,東莞“挺住”的原因在於——舍得對自己“動刀子”,敢於向“土老虎”“亮刀子”。那麼,這次的主角陌陌該靠什麼“挺住”呢?
不應是默認“公司處理這些含色情內容的信息時存在力有不逮的狀況”,也不該是發布諸如“收到8000余萬條舉報信息、屏蔽約300余台手機”的數據,更不該依靠“公司沒有打造‘約炮神器’本意”這樣蒼白的辯詞。
盡管陌陌公司一再強調“鼓勵積極、健康、向上的社交關系”,但在午夜時分打開陌陌,依然能在“附近”發現那一個個喊著“空虛、寂寞、需要人陪”的妖嬈女子頭像,而其職業大多注明為“商業/服務業/個體經營”。
陌陌可否不再被動等待著用戶的舉報,成立自糾自查機制主動“洗白”。我們更關注的是,陌陌下一階段的“洗白”行動在哪裡?力度有多大?別讓基於地理位置的IT技術,淪為滋生色情交易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