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北京晨報:跟孟非的“無后論”較真兒

程鶴麟

2014年04月18日09:47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跟孟非的“無后論”較真兒

  3月1日星期六晚上,耳朵裡飄進來孟非老師字正腔圓的一段話:“關於孝道我們有很多誤解。中國人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通常理解就是沒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其實這種理解不對,不是這樣理解的。這句話出自《孟子》,后邊還有一句: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孟非老師將這個‘為’字讀成陽平)連在一塊的意思是,舜沒跟爹媽說就結婚了,這叫‘無后’,沒有盡到后輩的責任,而不是不生孩子。”孟非老師說完這一段,電視機裡有人喝彩:“掌聲給孟老師”,大約是寧財神老師喊的吧。

  《孟子·離婁章句上》原文:“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兩千多年來,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8個字是第一句,剩下的16字也就是大家不太熟的“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孟非既然提到了第二句,應該要整句拿出來說,不能隻拿前半句來說,它們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第二句譯文:“舜沒有稟告父母就娶妻,為的就是(免於)沒有后代。所以,君子認為實際上和稟告了一樣。”“君子以為猶告也”很重要,是孟子為舜的“不告”開脫。這裡有舜的家庭“血淚史”。舜的親媽死得早,父親娶了個繼室,又生了一兒一女。孟子將兩眼健全的舜父稱為“瞽瞍”,言其昏昧不明事理﹔西漢劉向《列女傳·母儀·有虞二妃》說,“舜父頑母

  ”(請注意“ ”不是“囂”,讀y?n,言舜的繼母暴虐愚頑)。顯然,舜娶妻將會遭到父親和繼母的干擾。可是不娶妻會無后,舜隻能先斬后奏,以免無后。“為無后也”,“為”應讀去聲,表示“為了”某種目的。

  孟非老師可以不同意上述說法,但至少要說明這是他個人見解,與傳統觀點不同,而不能拿出孟子的半句話,就武斷地否定前人,還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這一個多月裡,每當看到《非誠勿擾》,就會想起孟非老師的“無后論”,就會想到孟非老師的“無后論”在寧財神老師的加持下,在數以億計的觀眾那裡流傳了幾個來回,於是程老漢不安、著急、放不下,不把它掰扯清楚日子過不下去,於是就有了以上的文字。

  新媒體興起,人人都是媒體人。但新媒體魚龍混雜、業余選手登堂入室、傳播的信息真假難辨,迫使受眾還是要回頭向專業的傳統媒體求証。遺憾的是,程老漢看到,傳統媒體的專業性正在沉淪,令受眾漸漸遠去。

  程鶴麟(鳳凰衛視主持人)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