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新京報:“捋葉子”是怎樣一種行為?

2014年04月17日09:54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捋葉子”是怎樣一種行為?

  偷是壞事,偷東西的人是壞人,這是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孔乙己偷書,被人揭穿還知道難為情,要紅著臉強辯“竊書不能算偷”,躲開這個難聽的字眼。北京話對小偷小摸也有個同義字,叫“捋”(音l?),表示順手偷走的意思。對於藝術創作中的剽竊行為,更有個專門的詞匯叫“捋葉子”。

  近日,娛樂圈爆出一則“捋葉子”的重磅新聞:著名作家、有“言情劇教母”之稱的瓊瑤通過微博發布致廣電總局公開信,控訴於正(How old are you? 怎麼老是你?)新作《宮鎖連城》(以下簡稱《宮3》)抄襲了自己的知名作品《梅花烙》,並在信中列出多處雷同情節。隨后,於正發布長微博回應,稱這“絕對只是一次巧合和誤傷”,但並沒有對瓊瑤奶奶的舉証作出正面解釋。不久之前,《宮3》女主角之一戴嬌倩在電視劇開播前曾接受過媒體採訪,她認為《宮3》故事內核脫胎於《梅花烙》。此言一出,遭到於正幾番微博聲討,更撂下“走好不送”的狠話。而在被氣病了的瓊瑤面前,於正的回應顯然低調柔和得多,被網友認為是“底氣不足”。

  不告而取謂之“偷”。早年間,在戲曲曲藝界(相當於今天的娛樂圈)內部,藝人們將事先不跟原創表演者溝通的剽竊行為稱為“捋葉子”,意為將別人長得枝繁葉茂的樹葉毫不客氣地一把捋到自己口袋裡,佔為己有。藝貴獨創,自己殫精竭慮、獨出機杼的想法被他人毫不費力地下山摘桃,盜用者還因此名利雙收,這種行為自然令人憤怒,也被有品格的創作者所不齒。

  那時演藝界行業自律比較嚴格,有此壞名聲的人會遭到同業抵制,無法搭班演出。如今,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完善的國家,類似“捋葉子”的侵犯著作權行為一經証實,抄襲者會被課以巨額罰款,令其得不償失。可惜如今江湖亂道,文藝界的行業公會早沒有了當年的約束力,通過法律渠道維權也不是最佳途徑。一旦江湖沒有了規矩,捋葉子的亂象盡管令人無奈,也就在所難免了。

  在競爭激烈而充分的現代社會,想獲得受世俗認可的“成功”,要麼能力高於常人上限,要麼品德低於常人下限。捋葉子的人無論能力高低,品德顯然是在秀下限的行列中。在行業自律和相關法制完善前,除了輿論的指責和批評,看來還真沒什麼好辦法阻止抄襲者。筆者好歹忝列寫字兒換錢的創作群體中,那就從我做起,咒捋葉子的人一輩子不長個兒吧。

  □靳海舟(娛評人)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