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龍
《晨報》記者近日在福建沿海一帶採訪發現,一些豪華墓穴造價動輒高達數百萬元,殯葬儀式更是奢華,儀仗隊、鼓樂隊一應俱全,花費少則二三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福建省長樂市一送葬隊伍,居然長達2公裡多!
這樣規模的葬禮,絕對稱得上“大腕的葬禮”了。百萬葬禮做給誰看?死者顯然已經看不到了——隻能做給生者看。這種葬禮是要告訴外人:我們有錢,錢多得可以讓親人死得如此風光體面。
中國人最講面子。這個“面子”可以細分為“場面”、“情面”和“人面”。“場面”是通過轟轟烈烈的儀式來表現的。從生日到忌日,從喬遷到造墓,從婚禮到葬禮……為每一個特別日子舉辦的儀式越排場越豪華,就似乎越有面子。來參加儀式的人越多,參加者的身份越高,就証明“人面”越廣。而受到邀請和應邀出席,都是出於“情面”的需要。在你來我往的“情面”關系中,儀式就生生不息愈演愈烈了。
在豪華競賽中,一些本非“土豪”一族的人為了面子,也要借錢大操大辦。中國人有“死要面子”的說法,借錢排場就是“拼死也要面子”,而百萬豪葬則是“死了還要面子”。
也是在福建長樂,有人前不久在網上展示一組“土豪”婚禮的圖片,最后一道“菜”是一疊百元大鈔。當地的一名男士介紹說,在這裡,男女訂婚和嫁娶、老人去世,主人都會給賓客發錢或物品,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而定,少則每人領到幾百元,多則幾千甚至上萬。這種習俗已經持續多年。
土葬的豪華競賽在吞噬當地的森林和土地。據報道,福建沿海的一些村庄附近的山林坡地上,隨處可見私自修建的墳墓群,其中不乏豪華墓、“活人墓”。為了建豪華大墓,他們把周圍林木砍伐殆盡。其中一座耗資400多萬元的豪華大墓佔地約3畝,大有死人與活人爭地的態勢。
在數十年前,我們就已聽到移風易俗的說法,但這種奢靡風俗現在不但沒有“移易”,卻還在不斷加碼,甚至發展到無視國家相關禁令公然佔山毀林建豪墓的地步。這一風氣能夠盛行,是否因為當地的管理者對“土豪”網開一面?
小默奇森說過:“金錢就像肥料。你若把它撒在四周,它就大大有用﹔可是你若把它堆積一處,那就奇臭難聞。”
有些國家的富豪為什麼能用金錢“肥料”給貧瘠“施肥”,而我們卻盛產堆積錢財比拼奢侈的“土豪”?答案也許不僅僅在傳統風俗裡,還在那些同樣比拼豪華的辦公大樓和出行車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