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解決所有這些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環境的問題,兩會上出現了高度的認知趨同,那就是要“兩條腿走路”。
■隻有有了“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才會制約壟斷,才會限制權力,也才會有全民族的風雨同舟。
習近平主席在參加今年兩會某省人大代表團的分組會議時,說了一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實際上,人家在傾聽、注意、觀察中國今年的兩會時,恐怕最大的感覺、感受、感想就是:中國、中國人和中國的一切事業都處在這樣一種態勢之中,那就是——“在路上”。
這種“在路上”,當然不是踽踽而行,而是一種奮進的前行,是伴著民族夢想的一種疾行和姿態。從習主席在各個代表團的座談與講話中,從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從不少部委亮出的成績單和未完成的長長的任務表上,從各省、市、自治區負責人並不輕鬆的表態和表情上,我們可以領略到奮進者的腳步匆匆與肩上的負重。是的,今天距離執政黨誕生100周年這個會讓世界注目的歷史節點,僅有短短7年了﹔而宏大的“十二五”規劃離收官時間更是到了應該以月計算的緊迫程度。時不我待,中國必須尋找新的發展與進步加速器。這部加速器就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就是全國各階層民眾的代表委員在兩會表達的對新一輪改革的積極共識。寒冬已去,堅冰必破,3月的兩會應該是激勵中國改革再踏征程的鼓聲和雷聲。
既然是“在路上”,就不必掩飾路上的崎嶇與坎坷,更不要諱言前進中必有風雨,甚至還會有不測。生活不是舞台,它不可能隻用鮮花裝點。兩會召開之前發生了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之中又有令人揪心的馬航客機失聯事件。除了這些突發事件,“在路上”的中國人不是時時都會遇到舊有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新型矛盾的糾結嗎?中國經濟在增長方式轉型並未完成的情況下,依舊存在著很大的下行壓力。民生問題,公眾翹首﹔食藥安全,百姓犯愁﹔環境污染,何以解憂……可喜的是,對於解決所有這些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環境的問題,兩會上出現了高度的認知趨同,那就是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叫堅決走市場經濟道路,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條腿就是打破利益固化的頑疾,改革國家的治理體制,提高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並走向現代化。有了這兩條腿,以往那種在改革上的磕磕絆絆、跌跌撞撞的步態,大概會少一些了。不過,善於用哲學態度來思考人生的中國人大概也都明白,以往我們在改革中遇到的彎路、甚至跌跤,不是也正好說明了中國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和緊迫嗎?同時,也在客觀上展示出中國還存在著廣闊的改革實踐的空間。
既然是“在路上”,就要有一股櫛風沐雨的正氣,有一股君子之風和一股將士豪氣,有干事業的“精、氣、神”。向著民族復興的目標疾行,當然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來不得半點浮夸與奢華,更不要說萎靡與懈怠。恕筆者直言,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兩會在少數參會者那裡已經變成“學學詞(兒)、養養神(兒)、認認人(兒)、敲敲門(兒)”的政商文精英的聯誼會和大派對。一些男士像老板一樣作派,一些女士像模特一樣穿戴。他們會上應付、會下應酬。至於在基層兩會召開時,“下面”奉送試用試吃“禮物”的做法,恐怕已觸碰到行賄的紅線。再看今年全國兩會,此等奢華之風一掃而空。朴素大方簡約得以回歸。是的,作為前行者,必應追求高尚情操﹔作為奮斗者,本應遠離低級趣味。
既然是“在路上”,就要戰勝征途疲勞與困倦。而戰勝困頓、補充精力的最佳辦法,就是永遠的樂觀和永遠的幽默。樂觀源於信念,幽默出於自信。習近平主席和他的領導團隊中的不少成員,在兩會中走到哪裡,哪裡就激起一片笑聲。這笑聲是代表委員對他們懂民情、接地氣的認同。習主席從歌唱家的“歌劇夢”想到中國足球“總要有個夢”,讓所有人都會心一笑。王岐山從韓劇《來自星星的你》說到他任中紀委書記后人際關系的變化,讓人在笑聲中明白了反腐糾風的艱巨與甘苦。在習主席這個領導集體的帶動下,今年兩會變得活潑活躍。真的, 兩會本來就應是民主的盛典,盛典豈能沒有精神的解放?
既然是“在路上”,就要有鐵的紀律、好的作風,凡蛀虫、凡逃兵、凡在金錢美色面前意志薄弱者一律清除。全國兩會召開之前,已有數名地方兩會的代表和委員被除名,一些以極不正當手段混入人大政協的所謂地方“首富”,也受到了法律制裁。看來,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同樣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當最高法、最高檢把一年來的“成績單”亮給代表接受審議時,我們看到僅一年之內就有數千名縣處級、數百名地市級、數十名省部級官員進入了司法程序。人們在為他們瘋狂的貪欲感到震驚的同時,必然會問:他們是怎麼進入“權力場”的?難怪一位熟悉中央巡視組工作的全國政協委員會說,其實,最大的腐敗就是用人的腐敗,這是源頭,是毒蛇的七寸。好紀律好作風好修養,可讓一支行軍的隊伍百毒不侵!
既然是“在路上”,路上的人們就要風雨同舟,而風雨同舟的前提就是人格的平等。李克強在今年兩會談到怎樣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分享更多發展成果時,就認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途徑就是要做到“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隻有有了這三大公平,才會制約壟斷,才會限制權力,也才會有全民族的風雨同舟。看到在今年兩會上港媒記者為搶新聞“斗智斗勇斗臉皮”的有關報道,相信很多人在被搞笑時也會被他們的敬業所感動,還會為他們與國字號媒體的不對等競爭而遺憾。一路同行,就要患難與共。沒有肝膽相照,陌路之人就不會成為朋友。要知道,征途中的友情,有時比水和糧食都重要。
再上新的征程吧,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