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狠心父母多了起來?試點還不到50天,近日廣州市“嬰兒安全島”宣布暫停,每天平均接收的棄嬰超過50名,超出了福利院承受的極限。南京市兒福院也喊“吃不消”,“安全島”啟用3個月接收近140名棄嬰,是以前一年的數量,也可能考慮關閉“安全島”。
“安全島”,體現對生命的尊重和保護,怎能一撤了之?去年下半年,民政部發出通知,要求在全國推廣“嬰兒安全島”。這是基於此前石家庄市福利院“安全島”的成功經驗,同時民政部和有關部門還請國內外專家、實務工作者、社會組織的代表進行了反復論証,形成了推廣“安全島”的共識。如今在具體實施中遇到了問題,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解決。
為何石家庄市的“安全島”能夠平穩設立,而廣州、南京這樣的大城市一旦設立“安全島”,就人滿為患了呢?大城市交通便捷,醫療資源多、實力強,可能是家長選擇在此“托付”孩子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大城市流動人口多,這部分人口生存壓力大,生下重病、殘疾孩子后無力治療和撫養,就選擇了棄嬰。這些只是猜測,需要相關部門深入調查,掌握確切情況后再制定對策,考慮是否應在更多城市、更多地點設立“安全島”,以減輕個別城市的壓力。
怎麼一下子冒出來這麼多重病和殘疾孩子?廣州“安全島”目前接收的260多名嬰兒,基本都是此類狀況。做好婚檢、孕檢工作,是從源頭上減少棄嬰行為的有效手段之一。相當多嬰兒所患的疾病,與遺傳、與孕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等有關,而如今的醫學水平能夠將絕大多數常見遺傳病和胎兒缺陷在孕期檢測出來。所以,各地應該落實免費孕檢,加大宣傳力度,並且覆蓋到流動人口,預防和減少病殘嬰兒出生。
“安全島”裡“飆升”的嬰兒人數,令人疑惑。但是細想想,絕大多數為人父母者,無論富貴還是貧窮,孩子總是自己的心頭肉,哪有不心疼的。但面對重病和殘疾孩子,一些父母可能實在力不從心。所以,需要政府部門完善兒童大病救助體系,呼吁社會將更多的關愛和支持投向重病、殘疾兒童的父母,為他們提供培訓,給他們更多心理支持。當然,也有個別少女媽媽生下孩子后無力撫養而棄嬰。對此類現象,除了進行道義上的譴責之外,更重要的是疏通正規收養渠道,適度放寬范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廣州“嬰兒安全島”在宣布暫停時,留下一句“條件成熟時再適時重開”。希望“適時”不要時隔太久,也希望“條件成熟”不是一句托詞。設立“安全島”是保護棄嬰生命權益的重要舉措,也是學習國際先進兒童福利經驗的有益嘗試,在我國剛剛起步,不該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