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建立不動產信息登記管理平台,使不動產信息在相關部門之間互通共享,建立信息依法查詢系統,是規范不動產市場的治本之策
日前,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要建立不動產部際聯席制度,編制統一調劑,6月出台《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業內人士分析,不動產登記盡管可以擠出部分二手房,降低二手房價,不過,其降房價作用可能被高估(3月12日《華夏時報》)。
被物權法提出7年之后,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終於駛入快車道。此前召開的國務院31次常務會議決定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由國土資源部承擔。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在有關部門間依法依規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島。
長期以來,由於不動產信息資料過於分散,政府有關部門基於部門利益考慮,缺乏房地產信息共享的動力,再加上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地方政府受制於土地財政而消極應對,致使全國住房信息聯網遲遲沒有進展,樓市調控政策因信息封閉,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力。而在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管理之后,即可順利打破信息藩籬,摸清全國居民住房基本狀況,從而有利於辨識炒房者與剛需者,以區別對待並採取差異化調控措施。
目前,包括土地在內,不同城市間的不動產信息查詢並非完全通暢,這也致使一些監管政策在執行上不能實現預期效果。比如樓市限購政策,監管部門可以掌握購房者在本區域的房屋信息,但對其外地房屋擁有情況的信息可能不能詳盡了解。這種不動產登記的分散管理,一方面造成交易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削弱行業監管力度。
時下,房地產稅是各界民眾都很關注的焦點問題,不動產統一登記將摸清房產底數,為房產稅、遺產稅的開征奠定基礎,對於規范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調控有重要意義。近期,房叔、房姐的出現表明了房產信息不公開、不透明的弊端,不動產統一登記和公開查詢系統建立后,有助於摸清那些多佔多用、佔而不用和不正當交易的問題,對於發現腐敗活動,斬斷利益輸送會有很大作用。
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建立不動產信息登記管理平台,使不動產信息在相關部門之間互通共享,建立信息依法查詢系統,是規范不動產市場的治本之策,是建設健康不動產市場的正本良藥,是讓房價回歸其真實價值的有力手段。一方面,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在相關部門間依法依規互通共享,將為下一步落實即將出台的房產稅政策奠定基礎,稅務部門可以從技術手段上解決應納稅房產和應納稅人的認定,從各個環節保証對多房戶應納房產稅的征繳處理。另一方面,隻有落實不動產的統一登記和信息互通互享,不動產市場才會健康有序發展,政府部門才能徹底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引導樹立以自住為主的房地產消費需求,建立健康、有序的房地產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