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齊魯晚報:“法官流失”不只是收入問題

沙元森

2014年03月13日14:41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法官流失”不只是收入問題

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上海市高院院長崔亞東,在參加上海團審議兩高報告時說,近五年來上海平均每年流失法官67人,而且出去的大多是骨干成員。這個現象可能有些出人意料,在一般人看來,法官收入穩定、社會地位高,是很多人欲求不得的職業。但是,法官流失又確實是實情,不獨在上海,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北京高院院長慕平也談到,北京法院系統五年內已經有500多人離開。
  談到法官流失的原因,不少人都提到了收入過低的問題,甚至有一些年輕法官在城市裡結不起婚、買不起房。直接提高法官的收入,保証他們的體面生活確實能穩住部分人心思動的法官,為國家的法制建設提供人才保障,但同時也要看到,法官流失未必都是因為錢的問題。法官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捍衛者,肩負著神聖的職責,並因此感到莫大的榮譽。正因為這種特殊的職業榮譽感,讓很多法官頂住了各種壓力和困難,堅守在自己引以為榮的崗位上。如果隻攀比收入或者晉升空間,很多法官在最初可能就不會選擇這個職業。在個別地方,也許就是因為職業榮譽感的逐漸喪失,才最終導致了部分法官的流失。
  部分法官喪失職業榮譽感的原因有很多。從外部環境看,是社會上的誘惑多了,一些法官工作幾年后,在和別人攀比收入或級別時容易心理失衡,一旦把金錢和權力作為衡量人生價值的標准,法官這個職業就不再是最佳選擇。從內部管理看,一些源自體制的弊端也讓一些法官對自己的職業前途缺乏信心,比如法官的裁判受到各種干擾和掣肘,不能獨立行使審判權。另外,一些地方的司法腐敗也影響了法官的社會地位,類似“法官集體嫖娼”這樣的丑聞很容易動搖一些年輕法官的職業榮譽感。如果隻在加薪上做文章,依現在的條件,大多數法官的收入可能還趕不上律師及其他高收入群體。面對心生去意的法官,留住人更要留住心。關注法官流失問題,必須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加快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使法官既能體面地生活,也更珍視職業帶來的榮譽感。
  現在,既有呼吁為法官漲工資的,也有為其他職業群體“叫窮”的,希望通過調整教師、醫生等群體的收入來解決行業痼疾。今年被稱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建立新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須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解決收入分配問題需要聽取利益相關群體的聲音,但兩會更應該多一些有全局意識的聲音,以形成突破改革障礙的合力,而不是隻為自己的職業群體分割利益。
 

齊魯晚報多媒體數字版

按日期查閱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