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砅善�鏍峚痔
人民網>>觀點

光明日報:國產汽車應積極應對公車改革

陳方

2014年03月13日08:51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產汽車應積極應對公車改革

  全國統一公車改革即將啟動,這是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的信號。事實上,我國的公車改革試點工作已經啟動多年,但全國沒有統一規定。長期致力於研究公車改革的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表示,報告表明,全國統一的公車改革即將啟動,今后一般公務用車將取消。

  啟動公車改革,對於遏制“車輪上的腐敗”的意義已無須贅述。事實上,“啟動統一公車改革,取消一般公務用車”的意義,已經不僅僅體現在反腐上。對於國產汽車來說,公車改革也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如果能抓住這個契機,民族汽車工業或許可以尋得突破之徑。

  不妨以國產汽車紅旗為例。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日前提供的數據顯示,紅旗H7自去年5月上市以來,累計銷售僅3000余輛,平均每月銷售不足500輛。而據記者了解,去年紅旗的實際上牌數在2500輛左右。省部級座駕和外國貴賓專用車的“噱頭”,並沒能讓紅旗轎車在私人領域真正火起來。有業內人士評論稱,正是高估了“政治影響力”,讓紅旗H7在市場上終究敗北。其實,紅旗的營銷策略也是國產汽車營銷的一個縮影,即用公車效應拉動私車銷售,這已經成為國產汽車心照不宣的一種慣用策略。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在談及發展國產汽車時往往強調“公車定制”的重要性,似乎隻要有了公車的帶動,民族汽車工業就可以向前邁進一大步。確實,去年中央出台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后,很多省份出台相關規定,領導人換乘公務用車,需選擇國產自主品牌汽車。選擇自主品牌汽車作為公務用車,這無疑是扶持民族汽車工業的有力措施之一。但同時這又是一把“雙刃劍”,當國產車習慣了行政保護,以公車效應拉動私車銷售的市場拓展觀念將更加嚴重。

  因此,盡管新規定對國產汽車是利好消息,但國產汽車真正贏得市場,還必須學會從“官車”領域向私人消費群靠近。2008年以后,在中國市場憑借公車起家的奧迪在對外宣傳上,盡力撇清與“官車”的界限,通過動力、科技等時尚字眼的重點傳播,迎合了年輕消費人群的私人市場。與奧迪的華麗轉身相比,作為國產汽車的“紅旗們”顯然還沒有領悟到市場的變化。

  啟動全國統一車改,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公車需求勢必急劇下降。即便有著公車採購須優先選擇國產汽車的規定,但因為總體需求下降,公車領域的這一蛋糕也會越來越小。國產汽車對“公車”、對“行政保護”的依賴心理,也將隨之降低。隻有徹底割斷國產汽車對公車依賴的念想,真正在技術品質以及宣傳策略上開動腦筋,靠科技立本、靠市場立名,才能真正讓民族汽車工業贏得市場。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