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羊城晚報:不是該不該做的問題

何 龍

2014年03月11日16:49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不是該不該做的問題

汽車該不該年檢一直都是有爭議的事情。在這次全國人大會議上,廣東代表團的黃細花、張育彪相繼提出,小車強制年檢的政策應該取消,改為登記制,同時要簡化程序。

黃細花反對年檢的理由是,既然車輛是個人財產,它的使用、檢測、轉讓、報廢,就應該由擁有小車的個人說了算,而不應該是政府或其他人說了算。強制年檢是計劃經濟時代慣性思維的產物,與《物權法》相抵觸,應予以廢止。

張育彪則認為,目前很多檢測點的單一檢測,導致一次年檢要跑幾個地方,年檢效率低下,排隊候檢十分普遍,年檢代辦生意應運而生,增加了車主負擔。這就產生了黃細花所反映的年檢“潛規則”:找人就容易過,不找人就費時又費力﹔交錢就沒問題,不交錢就渾身是問題。潛規則成了車托、檢測機構、有關人員利益輸送的灰色鏈條。(見昨天羊城晚報相關報道)

在汽車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的今天,汽車年檢事涉千家萬戶,這兩位人大代表都看到了年檢過程中的弊病,提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

有人認為,強制年檢就好像強制人們體檢一樣,是“管得太寬了”。但這個比喻不太恰當。汽車確實是私人財產,但它不僅僅隻關乎車主個人安全的私人財產。個人的身體好壞,除了一些傳染病之外,對別人基本上不構成影響﹔但汽車如果帶病行駛,萬一出事,受到傷害的還可能是他人。

汽車年檢存在的理由,正是基於汽車是一種涉他性私人物品,並且是專業性物品。涉他的嚴重程度和專業性之高,無法讓汽車擁有者對車況好壞說了算。

但這不意味著兩位人大代表和民眾所反映的問題不成問題。問題就出在汽車年檢權力的壟斷之上。這一壟斷導致了年檢往往需要排長龍,產生年檢可以找關系和花錢走過場等潛規則。

事實上,所有正規的汽車修理廠都有年檢的資質,都有承擔年檢的能力。但為什麼公安局可以聘請那麼多的協警代行交通疏導職責,卻讓屬下的車管所及其批准的檢測站超負荷地年檢,而不去尋找更多的4S店或汽修廠“協檢”?

而且把年檢作為不分青紅皂白都要檢的鐵律也不合理,因為在許多時候,車輛剛剛進行過保養,其檢測的嚴格程度超過了年檢,車主按道理應該可以憑保養檢查的憑據申請相關免檢,可是在我們的年檢“鐵律”下還要重復檢測,這既浪費檢測費,更浪費時間。

公安部門可能會說,權力分流、委托年檢涉及廠家太多難以監控,容易被做手腳。但問題是車管所及其批准的檢測站本身也沒有“監控”好自己,同樣出現“給錢通過”的潛規則。況且與車管所自己監督自己相比,受委托年檢的廠家畢竟還有自身之外的機構監督,更不易胡作非為。如果擔心受委托的廠家忽悠謀利,完全可以通過獎勵舉報、事故倒追等規矩來制約,“難以監控”的理由不成立。

汽車年檢的出發點是為車主和公眾的安全考慮,但為什麼公眾對這種好意不領情?關鍵就在於你沒有把事情做好,對公眾構成了困擾,甚至利用年檢謀取利益。因此,汽車年檢不是該不該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做得好不好、有沒有滋生腐敗的問題。(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