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環球時報:兩會,最高層次的民主操練場

楊雪冬

2014年03月11日09:05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楊雪冬:兩會,最高層次的民主操練場

在互聯網時代,兩會的召開真正成為全國性的大事,不僅整個會議過程得到即時傳播,而且會議代表個人也有了展示形象的機會。這很大程度改善了長期被人詬病的會議不透明、發言沒特點、代表委員不盡責等問題。在社會公眾的關心和注目下,兩會正在成為顯示中國社會民主進程的重要標尺。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權力和執政地位合法性的制度來源。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產生和監督“一府兩院”﹔政治協商會議,承擔著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功能,是執政黨與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實現合作的制度化平台。如果它們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流於“橡皮圖章”或者“清談”,那麼中國的政治制度不僅在結構上不完善,而且在功能上也有嚴重缺失,這有悖於當初設計這套制度的理念和目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社會利益和觀念的多元化,人們更加珍惜憲法賦予自己的各種權利,對於兩會的召開給予了更大關注和期望。人們不僅通過發達通暢的媒體密切關注兩會的舉行,而且也期望兩會代表能夠更真切地表達民意,更有效地督促相關部門的工作。

近年來,兩會也在積極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但那些措施主要解決兩會的組織問題和效率問題,多屬於會議的內部管理,還沒有將兩會作為中國民主操練的制度平台給予戰略性看待。

兩會是中國的最高議事機構,應該更好地發揮代表委員的議事功能。他們雖然代表不同界別,需要匯集和反映本界別的訴求,但更是公意的代表,需要表達更廣泛的社會利益和訴求。這些年的一些“雷人”話語不時出現,除了有媒體報道的取舍問題外,更由於這些代表委員還沒有對自己的角色有清晰准確的定位。因此,要創造各種條件來提高代表委員的履職能力,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減少每屆任期到的時候最大的遺憾——“剛學會做,就要退了”。

兩會是中國的最高監督機構,應該更好地發揮其對國家機關和執政黨的監督功能。要將權力真正關在籠子裡,就要有效地對權力進行監督和制約。人大行使的是憲法授予的監督權,政協行使的是民主監督。雖然每年的兩會討論的是“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但重點不是報告,而是工作,不是文字表述、語言風格,而是工作的缺點與不足。隻有在制度空間內按照規則充分地發表意見,才能減少將自己置於制度之外,甚至制度對立面上的冷言冷語、流言蜚語、閑言碎語。

兩會代表是中國民主操練的種子,帶到各地的不僅是大會的決定和精神,更應該是會議的民主精神和做法。必須承認,現在兩會的組織帶有很強的儀式性,發言有組織,討論有規定,許多代表委員聽的多,說的少,贊同的多,建議的少。造成的結果是,代表委員不過是將他們的職業身份簡單地投射到大會之中,並沒有真正學習到如何民主開會、如何民主討論、如何民主決策。作為中國最高民意機關的組成一員,代表和委員應該更主動地踐行民主精神,成為散布在祖國各地各領域的民主實踐者。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實踐。兩會是最高層次的民主操練場,要讓代表委員以及全社會公眾能夠通過參加兩會、關注兩會,掌握民主的技術、熟悉民主的程序、服膺民主的精神,那樣中國制度優勢才會有持續發揮的基礎。▲(作者是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副主任)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