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你懂的”,成為今年 “兩會”期間的熱詞。政協新聞發言人化“敏感”問題為大家的心照不宣,其應變的智慧受到點贊,雖然“敏感”問題的拋出仍為境外媒體所專美。
不過說起來,這事兒經過一段時間的“吹風”發酵,敏感度早已大為降低,以至坊間都失去了口耳相傳的熱度。在那樣的場合一經提及,或許“秀”的成分都大於實際意義。即便如此,人們多少還是覺著這難得的“透明”,是政府有所進步的表征。
在國內媒體人眼中,“敏感”這個詞意涵豐富又諱莫如深。一件事是否“敏感”,自以政府的口徑或取向為准。“敏感”者,一言以蔽之,不宜公開報道的內容是也,看似五花八門,站在政府的立場上,或不難捋出個一二三來,如有損政府形象的內容,不利於社會穩定的內容,或為某些尊者諱的內容等等。一旦冠以“敏感”之名,並在“講政治”的要求下,眾媒體一律噤聲無二。
但毋庸諱言,所謂“敏感”內容中也時常夾帶著利益集團的私貨。記得十數年前的廣西南丹礦難,記者明明於現場排除萬難獲取一手資料,板上釘釘的事實,卻因權錢交易織成的黑網的阻礙而不得公之於眾﹔有冒風險披露真相的媒體反而受到“不講政治”的責難甚至處分,直到最后黨紀國法佔了上風,真相大白於天下。
一些有損政府形象的“敏感”,或也值得考量。回想先前,一場事故,死人數量有時成機密,因為死人多少關乎事故的嚴重程度,進而關系到領導人的責任甚至官職去留。非典初發時將死人數量視作“敏感”就是一個例子。一個惡性突發事件,媒體每每首先考慮的是派人前往現場,摸清真相,某些政府部門則會評估其對自身的負面影響,從而作出是否報道、如何報道的裁量。久而久之,新聞人的職業倫理都面臨扭曲的危險,一事突發,不是立即奔赴現場了解實情,而是坐等上面精神,若獲“敏感”定性,便有可能不了了之。
無數事實表明,打著“敏感”的旗號阻止公開透明的行為,其中多半隱藏著一己之私。這就是為什麼要將公開透明視作政府為政倫理的大要。時代畢竟進步了,放眼當下,借助公權力隱瞞事實真相可謂冒天下之大不韙。面對突發事件,政府也不得不對媒體發出“快報事實,慎報原因”的提醒。“兩會”期間,記者對代表委員官員提問也少有禁忌。媒體眼中的“敏感”事體不斷銳減乃是不爭的事實。
在公眾眼中,一個面對媒體能夠坦陳自身不足、甚至敢於自揭家丑的主政者是有魅力的。一個具有反思精神和“脫敏”自覺的政府是值得信賴的。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有言:加大政務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所有工作都要充分體現人民意願,全面接受人民監督。我注意到,這段話有熱烈的掌聲回應。個中深意,大家都懂的。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