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齊魯晚報:“雷聲”過后

趙麗

2014年03月10日14:24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雷聲”過后

日前,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賴明談到,有些提案沒有落實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列舉了幾種情況:有的提案太過宏觀﹔有的提案本身比較“雷人”或者比較夸張、不靠譜﹔有些提案的辦理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
  對今年兩會出現的“不靠譜”言論,有網友專門做了總結——房價漲到1千萬也可以﹔禁播《水滸》可以維穩﹔學制太長催生剩男剩女……  
  應當看到,在兩會上“雷人”言論只是少數。還有一些聲音本身並不夸張,卻因“標題黨”遭到誤讀。不過,對那些“咎由自取”的卻不能不當回事。正如《京華時報》所言,很多時候“雷點”成了輿論熱點,反而沖淡了對好提案以及怎樣提出好提案的關注。因此“面對雷人提案,政府部門的答復態度不妨‘差’一些,嚴厲一些。”
  撰稿人陶舜發表在FT中文網上的一篇文章,則談到了問題的另一面。陶舜提醒說,真理沒有長著一張天然受大眾歡迎的面容。借助兩會,把問題引向更自由、審慎的討論空間,應是第一要義。對提案議案隨意貼“雷人”標簽,固然迎合了大眾的趣味,卻是不嚴謹的。
  有的聲音因為不靠譜而引人關注,有的則因為切中實際、一針見血而讓人難忘。全國人大代表張育彪在審議時向全場展示了一張照片:一個基層社區一年來參加各種考核、評比的申報材料,堆起來3.4米。他說,一定要改革這種考評看重台賬資料、上級說了算的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周鋒則提到,九三學社上海市委調研發現,隨著簡政放權的不斷深入,行政審批的門檻越來越低。但是,評估、鑒証、意見書、技術性檢查等第三方中介事項卻有增無減。對此,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賴明明確指出,現在許多行政權力的確是放給了中介組織,但很多中介機構實際上是行政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改制后的企業或者利益第三方,所謂的“放權”其實是把權力從左手交給右手。
  這樣的言論有銳氣、有力度,也說出了大家的真實感受,因此“很解渴”。但它們如何能再更多一些?對此“@中青報曹林”這樣寫道——馮小剛“炮轟”電影審查者,許家印“叫板”住建部,楊超稱某些官員“拿起電話就可以訓你,拿起單子就可以罰你”。但在平時他們敢這樣嗎?需要通過改革還權於民,不僅是在兩會時可以質詢,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法律的名義去質問。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王倩)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