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指出,“各級政府必須厲行節約,三公經費隻減不增”,中央國家機關“三公”經費減少35%。
“三公”經費在數字上的減少,正是對中央國家機關在改進作風、提質增效過程中的最好“標注”。
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控“三公”經費支出,不光是在制度上需要監管,在資金預算上也要捏緊“錢袋子”。通過一年來的“八項規定”的實施,不得不承認,公務接待等公款消費行為已經得到有力的規范。
讓公眾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錢,辦了什麼事,這是政府的責任﹔不該花的錢一點都不能花,把錢花在刀刃上,這既靠政府的自覺,更需公眾監督。從公開“三公經費”到削減“三公經費”,並形成嚴格的制度化安排,方能更好地打造民主財政、廉潔政府。
嚴控三公經費,就是讓干部對照群眾這面鏡子,時時反省自己,改造思想,以優良的作風解決民怨、凝聚民心、匯集民智。“三公”經費嚴格控制,讓公眾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錢,辦了什麼事,這是政府的責任﹔不該花的錢一點都不能花,把錢花在刀刃上,這既靠政府的自覺,更需公眾監督。
“三公”經費屢受詬病,多是因為暗藏奢侈浪費、常有跑冒滴漏,這些現象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影響政府的信譽。不切實際的奢靡浪費,不僅是與民爭利,更是滋生“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等隱性腐敗的溫床。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就是要從群眾關注的“三公”經費問題入手,公開預決算內容,放開手腳讓群眾評價、監督。
著力控制‘三公’經費支出,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群眾路線。控制好“三公經費”,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也是踐行群眾路線落到實處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