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廣州日報:穆桂英不敵武大郎 公平的春天在哪裡

廠佳

2014年03月10日08:35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穆桂英不敵武大郎 公平的春天在哪裡

  “一些用人單位常常提高女生錄用標准,‘寧用武大郎,不選穆桂英’仍是一些單位招人用人的潛規則。”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15位委員圍繞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作大會發言。全國婦聯副主席孟曉駟在發言中建議增加就業性別歧視案由,以促進就業性別平等。

  古有木蘭代父從軍,威震四方,安能辨其是雄雌?今有巾幗不讓須眉,各領風騷,頂起半邊天。雖然女性在當代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已是星光熠熠,然而,孟曉駟委員一句“寧用武大郎,不選穆桂英”,道破了一名成功女性背后的無數艱辛。英國莎翁有一句名言“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在職場,女性的弱者地位似乎更加明顯。

  據全國婦聯、國家統計局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56.7%的女大學生在求職中感到“女生機會更少”﹔城鎮就業女性曾“因性別而不被錄用或不提拔”的比例是同類男性的4.3倍。

  其實,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企業“寧用武大郎,不選穆桂英”並非不近人情,不過是一種經濟考量。未婚女性進入企業后,受到充分鍛煉即將“獨當一面”時,往往又要結婚、懷孕、生育、哺乳等,企業不僅要填補空位,還要繼續給其“出糧”,而不少地方明文規定的男性陪產假卻遭遇“軟執行”。女性用人成本更高,企業也就更容易傾向“重男輕女”。

  然而,不該放任市場“無形的手”讓職場天平長期失衡。“寧用武大郎,不選穆桂英”,一方面讓女性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公平欠缺,打擊女性求知上進的欲望,助長“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觀念﹔另一方面,不利於激活人才市場上的鯰魚效應,社會競爭不充分,造成人才流失,甚至教育資源的浪費。

  因此,對於企業“重男輕女”,還需要有形的手“軟硬兼施”。一方面,提供更便捷的司法幫扶及舉報方式。正如孟曉駟委員所說,修訂完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增加就業性別歧視案由,規定就業性別歧視案件舉証責任倒置原則。“於法有據”之外,暢通監管渠道,及時將犯事企業繩之以法。另一方面,對有積極作為的企業進行獎勵。在每年的婦女節進行相關宣傳、獎勵,形成正能量。另外,民政部門或公益組織不妨提供更完善的社區服務,讓每個家庭裡的老人小孩得到照顧,減少在職場拼殺的婦女的“后顧之憂”。

  長此以往,相信公平的春天就在不遠處。

  (廠佳)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