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代表委員們主要在審議、討論報告。幾場會聽下來,感慨不少。
6日,去聽人大貴州代表團的會。9點准時到場,不料會議已經開始。
“大家都早早到齊了,想發言的人多,所以提前了近10分鐘。”工作人員說。
會議很連貫,一人說完另一人立刻接上。口水話少了,掌聲沒了,這會開得很緊湊。
7日,聽政協民建小組聯席會。因為有央行和公安部的負責同志在,發言基本是對這兩個領域的詢問和建議,都是針對性強的尖銳問題。“報告裡寫了推動開辦民營銀行,可我們申請了3年,還沒消息。改革要體現在每一件具體事情上。”“利率市場化的方向是好的,但並不意味著放棄對利率的管理。”……委員們一點兒也不客氣。想發言的人太多,主持人不得不兩次推遲討論結束的時間。
問題真,建議實,主題集中,這會開得很熱烈。
審議、討論報告,是兩會的主要議題之一。其主要形式就是各團組開會討論,討論的效率,直接決定了兩會的效率。在討論中能否盡可能多地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不但取決於代表委員自身的履職能力,也取決於討論會的組織能力。
朱永新委員曾說過,“你不稱職,意味著67萬人缺席”。做一名稱職的代表委員並非易事:要能盡快讀透報告,平時要有調研有積累、熟悉國計民生並深諳百姓訴求,能夠提出真問題,拿出有價值的方案……代表委員認清自己的角色,有責任擔當、有使命感,才能真正履職。
而有意識地強化討論會的組織,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面。比如貴州代表團就明確規定了會議程序、發言時間和順序,要求代表發言必須直奔主題、圍繞報告提出意見建議。民建的聯席會議也明確要求發言必須講最核心的內容,未盡之言在討論會后全文提交。“以前,有代表上來先介紹自己,然后念很長的稿子,把時間全佔了。還有委員直接拿提案來念。”一位多年採訪兩會的記者說。
提高代表委員的履職能力,強化團組審議、討論的組織,相信兩會的質量和效率將越來越高。
本期兩會特刊視覺統籌:
宋 嵩 蔡華偉 張芳曼 李姿閱 劉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