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新民晚報:民惟邦本,算賬算出來的期待

李泓冰

2014年03月08日16:47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民惟邦本,算賬算出來的期待

今天,咱且耐著性子算算賬。

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有兩個數字彈眼落睛:中央國家機關“三公”經費減少35%,31個省份本級公務接待費減少26%,其壓縮力度堪稱空前。

往前翻了一下預算司提供的數字,便知其來之不易。2010年中央單位“三公”支出為94.7億元,2011年則為93.64億元,2012年銳減為74.25億元。去年,按照李總理透露的減少比例,中央單位應該是將“三公”支出硬生生壓進了50億元以內。

這只是中央單位的,如果算上全國的“三公”支出,擠出來的資金更加驚人。據報道,全國公款吃喝一年曾達3000億﹔公車消費更多,超4000億,今年正要對此痛下狠手。倘若都能減少三成,省下來的資金將達兩三千億。這還沒算上李總理承諾的維持政府機關運行開支行政經費的“隻減不增”呢。

這是什麼概念呢?

且拿教育投入比量一下。這兩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在3000多億元。前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貧困地區兒童試點三元餐補,國家下了那麼大決心,中央財政拿出來的也就是160多億——只是省下來的公款吃喝費用的零頭。

我國行政管理費用的成本高昂,多年來膨脹勢頭極猛。其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僅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其后還有上升,是很多國家的數倍。與此同時,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支出比重卻增長緩慢。“政府教育財政支出要佔到GDP的4%”承諾了近20年,才得以實現﹔醫療上的財政支出佔GDP之比更低,也在世界排名中墊底,讓我們有了新的羞慚。

放在這個大背景下,再來考量35%與26%這組數字,以及李克強的新約法三章,“政府性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擴建,財政供養人員總量隻減不增,‘三公’經費隻減不增”,就有一種隱隱然的歡喜與期待:被詬病有年的中國昂貴的行政成本,將可能在這一屆政府手中,發生歷史性的、裡程碑式的逆轉。李克強說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反過來說,倘官為邦本,顯然就不“固”不“寧”了。所以,這個預期中的逆轉意義,怎麼估量都不過分,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它還將彌合民眾與政府的距離感,固化比黃金更珍貴的信任感。

如果再得寸進尺地揣度一下,有沒有可能削峰填谷,做直截了當的“轉移支付”,將移除下來龐大的“三公消費”之山,去填民生方面的欠賬?比如,削公車之峰,填校車之谷?領導干部道德境界本該堪為國民表率,花在公車上的錢緊上一緊,被視為公共安全頭號難題的校車,就不至於如此讓人揪心了。

簡單的一削一填,或失之於天真,在財政制度上未必能進入操作層面。但全國兩會上也有一些代表、委員死死盯著這筆錢。民盟廣東省委更向廣東省政協提交了《關於把我省節約的“三公”經費用於民生的建議》。他們擔心,如果不能直接惠及人民群眾,讓老百姓摸得著,看得見,這種“節約”又會淹沒於新的行政支出,甚至轉移到其他項目的“浪費”了。

這樣的削峰填谷,更要緊的,是呼應了立黨宗旨和立國之本,就是那五個沉甸甸的字:為人民服務。也是李克強總理用大白話說的,“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讓全體人民過上好日子”。

從根本上說,政府過緊日子的目的,還不是為了百姓能過好日子嗎?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