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南方日報:房地產調控新提法說明了什麼

朱迅垚

2014年03月07日09:39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房地產調控新提法說明了什麼

  在剛剛公布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們發現今年隻字未提“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勢頭”,這是8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沒有提到以上等字眼。報告中明確提出,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產權房供應,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這說明,政府對於房地產的態度已經相當明朗。

  政府是在逃避房地產節節攀高的現實嗎?顯然不是。在過去數年中,我國大中城市房價大幅上漲造成的影響早就超出了經濟領域。房價像一頭不馴服的老虎,想管住它卻難以奏效,反而造成了一種普遍的焦慮情緒。為什麼調控這麼難?原因在於房價絕不是一個孤立事件,而是與整個經濟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經濟現象,僅僅寄望於力度有限的行政手段顯然遠遠不夠。在過去十數年裡,致力於調控的行政手段大多著力在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端,這樣的調控不僅可能沒有效果,甚至可能起反作用。原因在於需求雖然被限制,但正因為被限制恰恰制造了看漲預期,當需求一點點釋放,其看漲預期的時間反而變長。

  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那隻“看不見的手”,要想用好這隻手,不能猛沖蠻干,而必須遵守市場經濟規律,如供求規律,價格規律。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真正解決問題要從供求兩方面著手,建立長效機制。比如增加土地供給,改變土地供給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給﹔加快房產稅立法,盡快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一句話,應當讓房地產市場從上游到下游盡快實現真正的市場化,才可能逐步降低房價。房地產調控新提法正體現了本屆政府希望把房價問題交給市場解決的理念。

  經濟周期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房地產市場同樣有周期,在上行周期,房價上漲,很多投資上馬,到下行周期,房價就下跌,很多人就會拋售房產。無論是對於房地產企業還是對於其他任何領域的企業,經濟周期實際上有利於提高經濟質量。正因為有周期,才會有競爭,有淘汰。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做的並不是干涉周期本身,而是通過間接的政策影響周期。在過去的房地產調控中,我們容易陷入一種越調控房價越漲的怪圈,很大原因就是試圖干涉經濟周期。去年,全國房地產市場一片紅火,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包括一線城市,房地產價格已經出現鬆動,在杭州、廣州等地出現一些降價樓盤。這正是房地產周期的正常體現。

  除了大規模建設保障房以及加快共有產權住房供應等直接政策外,以全面改革影響房地產市場也是很重要的思路。房地產市場不是孤立的,數據表明,近年我國的房價與M2(反映現實和潛在購買力的重要指標)呈同比增長。房價成了一種貨幣現象,而貨幣的發放與整個經濟的理念轉變很有關系。過去一年我們已經看到,除了一些定向寬鬆政策之外,中央政府沒有再出台大規模刺激政策。甚至去年銀行間拆借市場發生錢荒,央行也沒有大幅放水,政府開始適度容忍GDP增長減速。李克強總理多次明確指出,我國現在既無必要也無條件不惜一切代價地保增長。這種理念下,我國貨幣政策表現穩健,這對房價的遏制非常有利。

  房地產調控新提法並不表示本屆政府沒有讓房價下降的意識,恰恰是表明一種態度,那就是,要用真正市場的手段,讓房價回歸正常區間。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