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北京晨報:韓劇為什麼這麼火

蔡輝

2014年03月07日09:20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韓劇為什麼這麼火

  ■晨報視角

  如果不是韓劇大熱,我們恐怕很難意識到現有創作機制存有弊端,而韓劇熱了,“專業人員”們又會馬上抄襲模仿,相信明天的電視中,克隆韓劇將風起雲涌。

  舉國注目的“兩會”上,王岐山用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打比方,表示要相信自己,相信五千年不斷的中華文化。因韓劇“內核和靈魂是儒文化,恰恰是中華文化回歸的升華”。

  韓劇火爆,確實是當下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令人深思:同在儒家文化圈,為何我們沒拿出同樣有影響力的作品呢?

  應看到,雖然韓劇帶有儒家文化色彩,但經過了現代化改造,消費主義特色異常鮮明。首先,市場定位極強准,以女性觀眾為主,深層次地把握了她們的觀賞心理﹔其次,刻意突出韓國的生活方式,給人新奇、獨特之感﹔第三,細節真實,整體離奇,刻意營造出一個個白日夢。

  從藝術水准看,韓劇不算優秀,彼此重復,細節拖沓,被譏為“裹腳布”﹔但從市場經營看,韓劇特別突出,它更了解觀眾,能准確地撓到他們心中的痒處。

  未能拿出同樣的作品,因為在創作中,我們常常混淆了“嚴肅藝術”與“消費藝術”的區別,用嚴肅藝術標准來要求市場劇,用市場標准來要求嚴肅劇。

  同樣一個韓劇劇本,拿到我們這裡,首先會被質疑主題是什麼,要傳達怎樣的理念,夢幻式的故事架構是不是太不嚴肅,在細節上,也會被“專業人員”們判定為太?嗦、太平淡。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基本沒有發言權。

  那麼,“專業人員”喜歡什麼呢?他們喜歡三線、四線式復雜敘事結構,劇中人物必須“帶著戲出場”,就是每個橋段都要驚悚、刺激,這樣才“專業”,普通人寫不出來。可這與現實生活有多大關系?這是否符合生活真實?按這個標准,哪個韓劇能過關?

  現實是,我們的播出系統都由“專業人員”掌控,他們經過科班訓練,被共同語境塑造出來,習慣了坐在屋裡體驗生活,能背兩段教材,就自認為擁有絕對真理,就可以武斷地去替觀眾“把關”。

  如果不是韓劇大熱,我們恐怕很難意識到現有創作機制存有弊端,而韓劇熱了,“專業人員”們又會馬上抄襲模仿,相信明天的電視中,克隆韓劇將風起雲涌。可總是這麼跟風,總是缺乏深層次的反省,總在扼殺原創精神,那麼,下一輪熱潮來襲時,我們會不會依然被動?

  蔡輝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