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街“打狗”,該注意場合
日前有微博曝光,3月4日,在四川閬中市賓館門口有警察當街用鋼叉10余分鐘將一名流浪漢的流浪狗打死。閬中警方回應,稱該流浪狗雙眼發紅,有狂犬病症狀,故將其打死,並稱會改進工作方式。
當街殺狗,雖說處置效果很直觀,但從網民反應看,幾乎“一邊倒”是譴責:一來,它讓人生理上本能地“反胃”﹔二則,那地上的一灘子狗血,有礙觀瞻,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是暴殄生靈。
且不說對犬隻留檢所建設、統一救治之類,對疑似有危險的流浪狗,其實完全可以有更妥當的處理方式:比如先將其抓捕,然后酌情有效處置,如對患病流浪狗可以實行“安樂死”,而不是當街暴打10來分鐘,讓人生出“暴力執法”的“誤會”。
□徐劍鋒(職員)
稿酬個稅起征點30多年不變?
800元稿酬個稅起征點從1980年執行至今,30多年未變。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作家張抗抗再次提提案,呼吁提高稿酬個稅起征點。
30多年前,一個月800元是高收入,而現在,一個月800元或許連溫飽都難以維持。對靠寫作為生的人來說,很多作品是幾個月、幾年創作完成的,卻按一個月的收入計稅,致使創作者稅負愈發沉重。
800元稿酬個稅起征點,與稅收的“調節目的”背道而馳。即便不論發展文化事業,單論給創作者公平的待遇、尊重其正當權利,也應將稿酬個稅起征點提高到與工資、薪金個稅起征點相當的水平。多年來,包括代表委員在內各方人士不斷就此發出呼吁,但就是遲遲得不到解決。在某種意義上,這比800元稿酬個稅起征點本身更讓人匪夷所思。
□晏揚(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