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長江日報:車改不能“左手換右手”

舒聖祥

2014年03月07日08:43    來源:長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車改不能“左手換右手”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啟動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這表明全國統一的公車改革即將啟動,今后一般公務用車將取消。結合部分地區車改后出現的新情況,部分代表委員對未來展開的公車改革紛紛建言。有代表認為,取消公車發放車補,無疑是一大創新,但車補過高,難免被質疑為“創薪”。

  主題發言>>>

  舒聖祥(湖南 媒體人)

  挂了20多年空擋的公車改革,不僅是“群眾最期盼的改革領域”,也是“社會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改革環節”,理當成為最先被啃的“硬骨頭”之一。

  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一些地方啟動了地方性的車改,公開的官方數據也都宣稱節省了不少財政資金。問題只是,大多數的公車改革,因為是“自己割自己的肉”,所以都改得不徹底,不僅保留專車范圍沒被依法提升到省部級,高額的車補和混亂的拍賣,更加飽受質疑。

  高額車補之於公車改革,本質上是一種“贖買”,就是說:不給你專車坐了,但是給你發錢,咱們交換。明明就是不合理的東西,因為高額車補的贖買,反顯得被取消公車的公務員是改革的犧牲者,這顯然有點顛倒黑白。也正因為如此,公眾往往對用高額車補交換來的公車改革頗有微詞,遠高於當地平均工資且嚴格按照等級發放的高額車補,事實上成了一種“級別工資”——本來隻能公車私用,現在還能把錢裝進口袋,誰說不是“創薪”呢?另外,公車拍賣的混亂同樣是個大問題,說白了就是利益交換,一邊是無人疼愛的國有資產,另一邊是赤裸裸的內部利益與關系戶,公車被賤賣多有發生。如果照此下去,不過是“左手換右手”式的改革。

  以現在的網絡金融技術手段,讓每次公務乘車都透明公開,將不合理的公務乘車甄別出來,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我們願不願意搞這樣嚴格的監管?還是容許高額車補事實上成為一種新增福利?公車改革隻要能夠“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是奔著官員私利而是奔著公共利益而去,就不怕沒有好的制度設計和好的技術手段。高額車補也好,拍賣假拍也罷,說到底都是改革不徹底和改革變味的表現,而不是改革的難點所在。

  網友聲音>>>

  @張軼水:車改這麼難,主要難在“官本位”作祟。此處的“官本位”有兩層含義:一者,從一些試點地方的情況來看,車改,只是由少數官員關起門來“拍腦袋”,並沒有公開征求納稅人的意見﹔二者,車改后的公務交通補貼標准,是“以官階高低論英雄”,級別越高補貼越多,甚至於有的官員“坐府辦公”而照拿大額的交通補貼。

  @許曉明:車貼不是與公務人員個人待遇挂鉤的一種福利,而是對具體崗位公務用車成本的補償,隻有日常工作確實用車的公務員才有享受車貼的資格。發放的標准不應是測算一個數額,再怎麼科學都有水分,而應當是個人公務用車的實際支出的報銷,這才是徹底的改革。

  (李建華 整理)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