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清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各種關卡,降低流通成本,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發展。
這句話釋放出明確政策信息,為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送出春天的氣息,同時也指出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的重點與難點所在,即掃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各種關卡,降低流通成本。如果這是今后政策作用的方向,中國的“全球最貴過路費”現狀當有望得到徹底扭轉。
發展現代流通產業,對發展經濟、促進消費有著重要意義。舉個簡單例子,流通成本降低,物價成本自然隨之而降,那麼就意味著消費者有更強的購買力。還要看到,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現代物流業的基礎性與先導性作用愈發凸顯。當前國內電子商務在很大程度上仍受限於傳統物流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看,雖說發展現代流通產業涉及多個層面改革事宜,但清理取締各種不合理的過路費、過橋費,卻是該領域深化改革無法繞開的路障,這也是深化流通體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必須要啃的一塊硬骨頭。
這塊骨頭有多硬?先看一組數據:2011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達8.4萬億元,同比增長18.5,佔GDP的比率達到17.8%﹔在2011年中國物流發展報告會上,國家發改委官員指出,中國各種過路過橋費已高達運輸企業成本的1/3。這一塊巨大蛋糕背后是強大的利益鏈條,骨頭有多硬,不難想見。
這塊骨頭又有多難啃?早在2012年,國務院已出台《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2013年5月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出相關文件,就貫徹落實《意見》進行“重點工作部門分工”。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文件共計羅列48項工作分工,涉及22個國家部委辦局。就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取締違規及不合理收費工作而言,涉及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監察部、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等5個國家有關部門。這塊硬骨頭有多難啃,亦不難想象。
當然,沒有利益沖突的改革不叫改革,沒有硬骨頭要啃的改革不叫深化改革。對國內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讓公眾深惡痛絕的各種過路費,是到了徹底清理的時候了。本屆政府施政理念,以及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所述,讓人對此有比較樂觀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