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南方日報:深化改革是動人心魄的時代強音

南方日報評論員

2014年03月06日08:49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深化改革是動人心魄的時代強音

  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這一數字充分說明了本屆中央政府致力於改革的決心和意志。

  改革的確是過去一年政府工作的關鍵詞。在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宏觀調控抉擇兩難的情況下,本屆政府從深處著力,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根本之策,放開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如國務院機構改革有序實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推進養老保險、社會救助制度建設,城鄉低保標准分別提高13.1%和17.7%﹔推進教育發展和改革,啟動教育扶貧工程,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基本醫保總體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准增加到人均280元﹔等等。

  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成為過去一年並將在可見的未來繼續成為我國政治的主旋律。如果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本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那麼,本屆“兩會”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的全面總結和新一年工作的總動員。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改革是最大的紅利。要發展,就要向深化改革要動力。在過去一年中,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從容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重大成就。但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面臨的形勢仍然錯綜復雜,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並存。世界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一些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帶來變數,新興經濟體又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更趨激烈。我國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深層次矛盾凸顯,正處於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頭,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全面深化改革依然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如何改革,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給出了詳細的答案。行政體制改革,李總理強調“將繼續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繼續清理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200余項,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財稅體制改革,李總理強調“各級政府預算和決算都要向社會公開,部門預算要逐步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所有財政撥款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打造陽光財政,讓群眾看明白、能監督”﹔金融體制改革,李總理強調“要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擴大金融機構利率自主定價權。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三農”領域改革,李總理強調“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推進農業現代化”。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一次重提“壯士斷腕的決心”,顯示出黨中央、國務院對當前改革的形勢有深刻的理解和明確的預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們已經為繼續深化改革拿到了一手好牌,但接下來要挑戰的是“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攻堅戰,我們身處的是“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的轉型期社會。打好手中這副牌,既要有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氣,更要有“言必信行必果”的決心和干勁。隻有保持戰略眼光、加強頂層設計、科學統籌協調,把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銜接起來,讓總體利益高於個別利益,才能收獲斷腕之后的新生。

  嶄新的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這個時代動人心魄的最強音。對於廣東來說,改革是廣東的根、廣東的魂。站在新的起點上,廣東和全國一樣都面臨各種考驗。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於30多年前。要完成任務,別無選擇,隻有堅持改革開放,發揚實干精神,積極推動理論、實踐、制度等創新。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既要完善自身發展,也需要在制度創新上有所突破,為全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示范,當好深化改革的排頭兵。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