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3月5日人民網)
鏗鏘有力的話語,自信堅定的目光,總理的報告讓人倍受關注。“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6.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7%。城鎮新增就業1310萬人,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額突破4萬億美元,再上新台階”……無論是經濟運行數據,還是民生建設投入,系列數據表明,過去一年,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中國在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成績振奮,亮點頻顯。更讓人驚訝和興奮得是,在這份報告中,“三公經費”躍然紙上,成為了歷屆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的一個名詞。“中央國家機關‘三公’經費減少35%,31個省份本級公務接待費減少26%……”報告首次將“三公經費”晾出來,晒一晒,不僅回應了百姓群眾的期待,更彰顯建設陽光政府的決心。
這決心,來源於兌現承諾的根本動力。記得總理在履新答記者問時,他向中外記者和人民群眾庄重承諾:“本屆政府任期內,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財政供養的人員隻減不增﹔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隻減不增。”政策執行怎麼樣?承諾有無兌現?隨著《關於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八條禁令”、“反四風”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新一屆政府用嚴厲的制度約束換來務實新風,他們用 “言必行,行必果”,兌現了對人民的承諾。
這決心,來源於職能轉變的迫切需要。總理多次強調,中國已經進入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尖期,矛盾錯蹤復雜,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定不移推進改革。而在現今的市場經濟中,政府還存在越位、錯位、不到位的現象,管了一些不該管的事。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愈發關鍵。過去一年,國務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取消和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348項,減輕企業負擔15OO多億元。政府行政職能改革讓市場活力得到全面迸發,全國新注冊企業增長27.6%,民間投資比重上升到63%。
這決心,來源於改善民生的殷殷深情。“民為邦本,本固邦民”、“民之所願”、施之所向”。在推進改革的各項工作中,新一屆政府始終強調要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要讓改革惠及人民群眾的生活。無論是田間地頭、廠礦企業調研,聽取基層一線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還是棚戶區訪貧問苦,噓寒問暖,改善民生的殷殷深情不見一斑。壓縮“三公經費”,財政資金向民生傾斜。城鄉低保標准分別提高13.1%和17.7%,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10%,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0萬套,上千萬住房困難群眾喬遷新居……改革的紅利已經釋放。
改革再發力,中國再出發。2014年,寄望簡政放權、權利清單等多項改革的推動下,陽光政府的建設能夠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