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羊城晚報:記者不該成為政協會上的追星族

何 龍

2014年03月05日15:34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記者不該成為政協會上的追星族

  政協委員中有不少文體明星。這些明星都是許多影視作品裡的主角,但在政協會上,他們常常再次成為“主角”。3日下午,在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前,有報道是這樣描述其中一個場景的:

  人民大會堂東門,明星委員們又一次成為了媒體追逐的對象。“姚明來了!”姚明一下大巴車就被記者發現了,隨后人群像海浪一樣涌向姚明。姚明見勢試圖溜邊走卻沒能成功,在人群的簇擁下,姚委員最終一點點挪近了會場……

  同樣,當劉翔、莫言、成龍、崔永元、馮小剛、濮存昕等出現時,也少不了被記者圍追堵截。當成龍和劉翔出現時,安保人員還專門對記者“清場”。

  在追逐明星中,一些記者提了什麼問題?從報道中我們看到,趙寶剛被問“你看《來自星星的你》了嗎”,金鐵霖被很多記者追問是否看過《爸爸去哪兒》和《中國好聲音》……

  如果隻看記者的追星涌動和追星問題,我們可能會以為這裡正在舉行金雞百花獎。

  作為明星之一,崔永元也看到了在兩會上追星所帶來的問題。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政協有很多為老百姓說實話、辦實事的委員,但媒體好像就願意報道我們這些熟臉的。很多院士的發言我覺得更有質量,可能沒人認識,就沒人報道他們。”

  在新聞價值觀裡,名人在價值排行中名列前茅。這意味著隻要有明星,就能拉動受眾的注意力。為了這種注意力,媒體必須借助明星這塊“目光磁鐵”。因此在政協會上“狩獵明星”,反映了媒體“注意力經濟”的需求,也許無可厚非。

  問題是在政協這樣嚴肅的政治會議上,一些記者仍然以娛樂記者的身份出現,“不問蒼生問‘星星’”,除非是韓國記者,否則就與政協會議的格調南轅北轍了。

  當然我們還知道,一些記者在兩會採訪過程中追星,未必都是為自己所服務的媒體著想。有的記者本身就是追星族,他們需要接近明星,需要簽名,需要合影……

  從理論上說,明星比一般人更具傳播力,同樣的話經由他們的口說出來,往往能起到擴音器的效果。但能否取得與政協會議相匹配的傳播效果,前提是明星有沒有參政意識和議政能力,以及記者是不是採訪了合適的明星,提出了恰當的問題。如果提出的是諸如是否看過《來自星星的你》、《爸爸去哪兒》和《中國好聲音》之類的問題,那麼他們還是做回娛樂記者更為合適。

  實際上,並非所有的明星都能像崔永元那樣,在參加會議前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調查研究准備議案,一些明星只是被動地出席了會議,或者把參加會議當作另一種秀。而一些沒有多少名氣的委員,他們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有備而來,在會上提出了高質量的問題議題,但往往因為不是明星、語不驚人而得不到記者的關注,使得問題議題無法為民眾所廣泛知曉。

  在嚴格意義上,政協會議不應成為秀台,但客觀上常常會成為各色人等的展示舞台:它不僅檢閱政協委員的水平,也同時通過作為媒體代表的記者,展現媒體的成色。

分享到:
(責編:孫端端(實習生)、王倩)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