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環球時報:中國推動民主形式多元時代的到來

2014年03月05日08:29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環球時報:中國推動民主形式多元時代的到來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今天開幕,這標志著2014年的兩會全速運轉起來。中國輿論對兩會的關注逐年上升,一直持續至今。

中國兩會大概已是當今世界輿論參與度最高的國家級政治年度會議之一,這一點已是西方國家議會根本比不了的。由於中國的兩會同西方的議會在功能設計上就有很大不同,不好因此得出什麼結論。但如果有人說西方的議會就是民主,中國的兩會就不是民主,僅從社會關注度看,這種說法就站不住腳了。

兩會受到億萬人矚目,說明它在幫助公眾實現對國家政治的參與,也觸動了中國的很多現實問題。過去人們抱怨兩會是“橡皮圖章”,那個年代兩會吸引的公眾注意力也比今天少得多。如今隨便上網看看代表委員都說了什麼,就知道今天再用“橡皮圖章”描述兩會,已經完全不合時宜。

兩會堪稱中國民主建設的“正面陣地”,它們雖然沒能一蹴而就,但卻在很扎實地一步步落實制度設計賦予它的各項功能。中國改革促成了兩會與時俱進的大氛圍,它早已不可逆轉。

民主實際上本來就不能光靠“寫出來”,而是實踐走出來的。兩會這些年的歷程成了我們眼前最生動的例子。

現代民主制度的概念產生於西方,很多人認為,這個概念已同西方現實政治體制捆綁在一起。因此隻有奉行西方式政治制度,才是民主的。這種觀念由西方推動,擴展到全世界,也對中國社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因此說到民主,一些國人總覺得我們不硬氣,“永遠也趕不上西方”。

西方的政治制度並不是實現民主的唯一方式,民主早已在中國落地生根。這是真實的。中國社會對民主的熱情很高,我們就地取材,不僅兩會,連微博這樣的網絡工具都得到充分開發。民主的基因如今幾乎無處不在,兩會的面貌煥然一新,我們的生活也在相當程度上發生了改變。

我們必須認識到,民主的形式不是唯一的,由於中國的全面現代化,民主形式多元的時代已經到來。

民主精神的核心是人民當家做主,就是國家政治要為人民的利益服務。中國的發展階段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問題重重,但讓我們不受任何偏見的影響來看一看吧。這個國家改革的每一項重大舉措,是不是都是公眾所希望的。從反腐敗,到開放單獨二胎,國家政策的制定是不是同輿論的方向是高度一致的。有些事情政府依然沒有做好,比如霧霾治理,但政府是不是在這個問題上同老百姓一樣著急。

中國其實從西方政治制度中採納了許多具體杠杆,但我們拒絕全盤照搬西方那套。因為后一種做法被高度爭議,世界上那樣做了的發展中國家中出現大量慘痛失敗的例子。中國決不能用13億人的命運做賭注,冒那個外部力量不斷攛掇我們去“試一試”的巨大風險。

我們在民主建設的路上走得挺好。我們沒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問題都攤開來了,解決的速度和社會解決它們的總決心都在全球十分突出。說到底,人民的願望和意志主導了這個國家,這個國家不是為某個人或某個利益集團而運轉的,任何利益失衡的出現都受到關注,解決它們很快會成為國家的政策方向。

兩會代表了中國特色的民主,它仍在發展、豐富。讓我們別再妄自菲薄,我們需知道,無論在哪兒,由於社會是發展的,民主都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原標題:社評:中國推動民主形式多元時代的到來)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