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稱作“改革元年”。改革年裡聊中國夢最為真切,因為改革使夢想更加充實豐富精彩。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部分代表委員,請他們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夢的實踐以及當下如何理解中國夢的未來等話題發表看法。
實踐中國夢令人振奮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鞏義市竹林鎮黨委書記趙明恩見証了改革與夢想間的直接關聯。竹林鎮這個曾經的荒山坡,經過30年的改革,已經成為年產值50億元的河南省百強鎮,遠超過當初的夢想。
在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焦作市委書記孫立坤眼裡,改革的顏色是從“黑”到“綠”的。作為老工業基地,焦作開採了100多年的煤炭資源接近枯竭,痛定思痛,該市走上了工業轉型之路。“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實現了由‘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的轉變”,而昔日的煤城,也以轉型范例進入高中地理教科書。
在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文化廳副廳長姜剛杰的感受中,中國夢的成效,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中央出台的八項規定和各種禁令,強調執行力,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拿我親身經歷的來說,文化部門過去一些慶典追求場面豪華,現在已經明顯好轉。”
在全國政協委員、陶然居董事長嚴琦看來,中國夢可以“細化”為2萬多進城務工農民的夢。這位率先提議取消“農民工”稱號的企業家,以一己之力,幫助2萬多農民實現著在城裡安家落戶的夢想。
在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施杰看來,過去一年,已經看到了中國夢的希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改革的藍圖,反腐動真格,既打蒼蠅也打老虎。
實現夢想要過深水區
“今后的改革將會涉及到深水區,一些既得利益者肯定會阻撓,因此更要大力推進。很多改革舉措,如公車改革等,是老百姓非常擁護的,面對阻力,我們要有信心。”姜剛杰表示。
過深水區要充分聆聽各方意見。趙明恩和竹林鎮也並非一路順暢地走到了今天,也曾因為一度忽視黨的群眾路線,導致干部隻為私、村裡人心亂。經過認真反思,開始了“群眾評黨員、黨員評支部”,並慢慢演變成“支部評黨委”,這“三評”作為當地雷打不動的大事,一堅持就是30年,在充分聆聽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挨過了改革的攻堅期。
過深水區要有咬牙堅持的力量。被列為全國資源枯竭城市的焦作,依然面臨著長期、艱巨而復雜的轉型過程,孫立坤對此有著清醒認識,產業結構、要素資源、地方財力等問題,困擾著這座城市的轉型路。孫立坤說,他和他的城市,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准備。
過深水區要社會各界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過去一年,司法體制改革邁出了有力的步伐,例如最高法首次面向社會公開選拔5名高層次審判人才,施杰和他許多律師界的朋友熱情參與了這次考試。“雖然我最終未能入選,但這表達了律師們對國家未來充滿信心,隨時准備投身司法體制改革的洪流之中,為推動公正司法而奉獻自己的力量。”施杰說。
深水區的盡頭,離夢想的彼岸不遠。
追尋大國崛起的夢想
實現中國夢,藍圖是“通關秘籍”。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被人們視作藍圖,描繪了中國夢的願景與道路。
在這樣一個藍圖的指引下,改革正在加速前進。全國兩會前,31個省(區、市)已經設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以凝聚力量,推動本地區的改革任務。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60項改革措施,雖以2020年為期限,但3個多月來,已至少啟動31項。
代表委員們則在各自的領域中,繼續建言獻策。
“在中國夢的實踐中,司法體制改革應該高度重視,以更好地解決和重整信心,滿足公民對司法公正的期盼和要求。”在施杰的博客上,已經公開了他今年將要提交的18項提案,從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到取消限制律師查詢企業工商登記檔案,多項內容涉及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而多年以來為進城務工農民呼吁的嚴琦,則以其做企業20年來的經歷,發現新生代農民工正在變得不一樣。這些人不再是沉默寡言的農民,而是談吐、打扮與城裡人無異。她提議對進城農民增加福利、關愛,將國家的政策落到實處。
按照改革的藍圖,中國正在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追尋著一個民族復興、大國崛起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