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葛劍雄第一次接受記者採訪,就講了這樣一番話:“我一直講,兩會期間,我應該是一個‘公共產品’,大家都能用。”為此,一方面,葛劍雄積極匯聚民意,有力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另一方面,又對採訪的記者來者不拒,有什麼就說什麼,問什麼就答什麼。
這個比喻很新鮮,也很恰當。應該說,每一位代表和委員,都應是“公共產品”。因為他們代表的是選民的利益,行使的是人民賦予的權利。作為代表和委員,能夠記住自己的“出廠地”,記住自己是“公共產品”,也是公眾意識的升華和責任觀念的進步。
每年召開全國兩會的時候,筆者都會想,那麼多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中,有沒有自己想表達的聲音呢?不可否認,每年的民意調查也証明,大眾所關心的問題,也正是代表委員所關心的問題。但給人的感覺,卻仍有一些不如人意。
其一是兩會上的一些提案議案,仍然比較膚淺。或老生常談,或人雲亦雲,或不痛不痒,沒有抓住群眾中最活躍最強烈的脈搏,也沒有反映出最關鍵最現實最深刻的問題。每一位代表和委員的身份,既是榮譽,又是責任。人民群眾把權利交給了你,你就要表達民意。你若沉默,就是人民失語。
其二是在兩會上敢於說話和表現搶眼的代表委員,大多來自於基層。而一些官員身份的代表和委員,發言中仍存在很多顧忌,空話、套話過多。
其三是兩會上的敢言、能言沒有形成“常態化”。開會時,熱血沸騰,信心滿滿,指點江山,但這陣風吹過后,一切恢復如舊。正如葛劍雄委員所說,不開兩會的時候,人大代表也應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應是政協委員。
“公共產品”的最大特色,就是聚集公眾的意願,發出公眾的聲音,樹立公眾的形象,接受公眾的監督。每一次民意的匯聚,都是時代的先聲﹔每一次民意的表達,都是自身的升華。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公共產品”,在兩會上發出“好聲音”,推動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