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意見領袖”需要團結和包容

2014年02月16日09:0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訊  日前,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2013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第一次對有關網絡“意見領袖”進行了成規模調查。調查發現,在近年一些突發事件和公共議題上,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常常超過媒體和政府在微博中的傳播力。平時大約300名全國性的“意見領袖”影響著互聯網的議程設置。在這個頗有影響的特殊群體中,往往具有文科生、高學歷、男性、中年人、閱歷豐富、高收入等共同特征。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分析,網絡“意見領袖”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民意代言人,但又經常放大某些超越現實可行性的偏激訴求。客觀評估他們的建設性和合作精神,是社會建設、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

據統計,全國103家微博客網站的用戶賬號總數已達12億,其中新浪微博用戶賬號5.36億個,騰訊微博用戶賬號5.4億個。隨著微博客用戶群體的迅速擴大,產生了一批粉絲數大於10萬的“大V”賬號。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中,10萬以上粉絲(聽眾)的超過1.9萬個,100萬以上的超過3300個,1000萬以上的超過200個。

根據“二級傳播”理論,大眾傳媒往往是通過民間“意見領袖”的中介作用,才能影響公眾。這種現象在互聯網平台上更為突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抽取了活躍度較高的300名網絡“意見領袖”作為樣本,進行了人口學與社會學特征分析,得出這樣一些初步結論:

高學歷文科中年男性參與話題更積極

在“網絡意見領袖”中,40-60歲年齡段的中年人居多,出生於50年代至70年代的人數居多,合計為250人,佔樣本總人數的83%強。

他們之中,學歷水平偏高,文科生居多。多數人群具備較高學歷,沒上過大學的僅22人,約佔7%。近三分之一有過境外學習的經歷。

圖1:“意見領袖”的出生年代分布

在統計樣本中,有78.6%的人來自二線區域。不過,這些來自二線城市的“意見領袖”,現在有64%的人居住在北京,達190人﹔上海次之,為25人,約佔8%﹔廣州和深圳居第三位,有18人,佔6%。

多數“意見領袖”從二線區域闖入一線城市,對草根社會的觀察和體認有切膚之痛,而其個人奮斗的經歷對年輕人有吸引力。

圖2:“意見領袖”的出生地分布

“意見領袖”人群在媒體、高校工作的人數最多,然后是企業組織、自由職業者、研究機構、退休人員、社會團體與公益事務、黨政軍系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中近半數有過體制內職業經歷或仍在體制內工作。

圖3:“意見領袖”的職業分布

而在經濟方面,中等收入的人數居多。據統計顯示,300名“意見領袖”,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僅有16人,約佔5%﹔年收入在10萬至60萬元之間的人數居多,共有209人,約佔70%﹔60萬至200萬元的有48人,約佔16%﹔200萬元以上的佔9%,有27人。中等收入人群是“意見領袖”群體的主力軍。

“意見領袖”更需要團結和包容

研究報告指出,律師群體在吏治反腐類的司法輿情,以及涉及上訪、強拆的輿情事件中尤為活躍。媒體人群體是微博議程設置的關鍵角色。媒體人實名舉報掀起了網絡反腐高潮,但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某些事實和觀點的“偏差”,也加劇了社會對抗性情緒,提高了輿情處置的難度。

據調查,絕大多數“意見領袖”和傳統媒體保持著較好的互動關系。在2013年,有263人、約88%在傳統媒體上發表過署名文章或評論,或曾在電視台出鏡。

“意見領袖”能在傳統媒體發聲,有助於對現實國情的理性把握、平和表達,也能進一步提升個人的影響力。如果被境內傳統媒體所拒,除互聯網自媒體外,缺少發聲通道,越是邊緣化就越容易激進化。

對此,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分析指出,社會轉型期,民望飢渴,體制疲憊,網絡“意見領袖”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民意的代言人,對政府陳情,施加輿論壓力,但又經常畸形放大某些超越現實可行性的偏激訴求。客觀評估他們的建設性和合作精神,是意識形態工作和社會建設、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

相關閱讀:

民生問題成2013年度網絡輿情焦點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