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有網友爆料,坐火車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件奇事:睡在下鋪的哥們居然在火車上開起了網吧。一個小伙子在火車上向其他乘客兜售無線網使用權,還按照帶寬不同收費。(1月24日中國網消息)
關於小伙子火車上賣WIFI,半小時輕鬆過500元的話題這幾天傳遍了整個互聯網,不少網友表示火車上賣WIFI簡直就是致富變土豪的新路徑,又能讓廣大旅客享受無線網絡來排解旅途的寂寞,一舉兩得。但是,這真的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嗎?一台筆記本、一個3G無線網卡再加某款免費的WIFI軟件,似乎很容易實現,但隻要稍加分析,便會發現沒這麼簡單。
網友爆料看似真實,其實可信度並不高。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經常坐火車出行的人都知道,列車上的3G信號並不穩定,我們直接用手機通過3G信號上網,瀏覽網頁都時斷時續,同樣的信號,如何能通過軟件分配不同的帶寬給多個終端使用?在市區靜止的狀態下,也很難使用3G信號觀看視頻,別說在快速移動的列車上了。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火車上賣WIFI”的新聞人為制造的痕跡嚴重。
那誰會是幕后推手?應該是這則新聞獲益最大的一方,從新聞中提到的某公司免費WIFI軟件我們可以看出端倪,而且在新聞爆出后的兩天,該軟件就推出了正式版。這不僅僅是時間上的巧合,而是又一次拙劣、低俗的營銷,就像之前該公司推出“上我隨意”的搶票軟件營銷一樣。
鐵路部門很明確地表示:不允許在火車上叫賣WIFI。這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吐槽,認為鐵路部門自己沒有在火車上提供免費WIFI,憑什麼來禁止別人叫賣?筆者認為這主要還是從列車運行安全的角度考慮的,大量的無線WIFI信號有可能對列車特別是動車的信號、通信系統造成干擾,從而影響列車運行安全,這樣 的情況在之前的深圳地鐵中曾發生過多次。另外,鐵路部門曾經在京滬高鐵的試驗列車上配備3G無線信號,但使用效果並不盡人意,客觀條件的不成熟,應該是至今列車上沒有提供WIFI信號的重要原因。
有人會質疑,為什麼現在很多公交車上能提供免費WIFI,而火車上卻不可以。其實兩者並沒有多大的可比性,公交車一般都在城市的主城區運行,速度不快,3G信號比較穩定,而且移動運營商也都在城區布有大量的WIFI熱點,因此公交上實現免費WIFI並不困難。但火車不一樣,運行的線路大都遠離主城區,運行速度快,3G信號不穩定甚至沒有,運營商的公共WIFI熱點更是不可能有,公眾所期望的免費WIFI信號從何而來?
還有人會質疑,以現在的技術,讓WIFI信號覆蓋列車應該不難啊,主要是鐵路部門不想為大家提供。這個著實有些不公,技術上可能的確不難,但要在列車上實現WIFI覆蓋,關鍵要幾大移動運營商給力,加大投入,為鐵路沿線提供信號支持,而且整個系統巨大的成本應該有合理的解決辦法。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能在坐火車時用上穩定的WIFI信號,是我們大家的期待,也真誠地希望鐵路部門能聯合相關部門和運營商提供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是,請勿借人為制造相關的新聞來吸引眼球,不要讓所謂的營銷擾亂了社會秩序,制造輿論混亂,引發民眾的不滿。希望各類媒體多用事實說話,保持新聞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