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新民晚報:新民晚報:我對“中國好大爺”的解讀

朱大建

2014年01月05日10:38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我對“中國好大爺”的解讀

這些天,我一直在為一篇新聞引起的巨大社會反響而困惑。

2013年12月19日,在沈陽黃河北大街,一位老人在被一小伙子騎電動車撞倒后,對撞人者說:“孩子,我沒事,我有醫保,你趕緊上班去吧。”大爺被撞后,腿上青腫,他買了20元錢止痛片吃,花1元錢泡澡活血,權當治療。有記者找到了這位名叫王福順的老大爺后才發現,原來他根本沒有醫保。王大爺今年60歲,是名保安,每月1700元錢左右的工資負擔和老伴兩個人的生活。經各媒體報道后,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網友稱之為“中國好大爺”,一片稱贊頌揚聲。

王大爺撒了個善意的謊言,寬宏大量,高風亮節,堪稱道德楷模,與一些自己摔倒反而訛詐救助者的老人相比,確實值得頌揚。但是,在這全民萬口一聲的頌揚聲背后,隱藏著一種什麼樣的群體心理呢?有沒有想過王大爺的艱難呢?有沒有想過王大爺的權益呢?叫了一聲“中國好大爺”之后,心頭有無涌起一絲不安和難過呢?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有一種希望他人成為道德楷模的潛意識。“金要足赤,人要完人”,在封建社會,年輕女子老公死了不再嫁,以未亡人身份過完一生后,就送她一座貞節牌坊,予以表彰,從來不過問她的艱難、孤獨、無助,從來不過問她如何度過漫漫長夜,她的權益不在我們的視野之中。這種大眾心理,至今余脈猶存。我們希望他人做為人民利益獻身的先烈,而自己成為一個成果受益者。我們希望他人吃苦在先,自己享受在后,希望他人種樹在先,自己乘涼在后。希望他人受到傷害后放棄權益,自己做了錯事后不被追責,希望天塌下來由高個子頂著,自己做個矮個子。人人贊成學雷鋒,但這贊成的心理中,自己想當雷鋒的不多,希望得到雷鋒幫助的很多。這種社會心理越廣泛,越說明我們的公民教育不夠完善,逃避責任的社會心理很普遍。比如,暴雨過后弄堂低窪處積水了,一片抱怨聲,其實,隻要有幾個人揮動掃帚,積水立除,但卻無人動手,投訴電話倒不少。我們抱怨四周環境臟亂,但隻要人人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煙蒂,環境怎會臟亂?甚至還有個別人對環衛工人強詞奪理:我不扔垃圾,你做啥呢?此種事例,此種意識,舉不勝舉。我以為,這就是王福順大爺被撞倒又放棄自身權益后,卻被媒體及全民頌揚的深層次社會潛意識。但此種潛意識妨礙我們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妨礙我們成為一個被人尊重的大國國民。

今年元旦,我收到一則友人轉發的題為《2014寄語》的微信,微信是一段誓詞,全文如下:我願意,遵守公共秩序,開車禮讓行人,對面來車不開大燈,任何場合排隊辦事,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向車外拋物,不亂按喇叭,公共場合不喧嘩,上下樓梯、電梯靠右行,尊老愛幼。提高國民素質創全國文明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這則微信值得給一個贊,與我們文化傳統中送你一座貞節牌坊,送你一頂“中國好大爺”高帽子,自己卻逃避責任的潛意識相反,強調了個人的擔當,這才是當代公民的意識,而且承諾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舉手之勞的事做起,不是做一陣子,而是做一輩子。如果《2014寄語》能成為國人的行為准則,那社會的文明程度將產生一個質的飛躍,國人在世界上也會廣受尊重,每個人的幸福指數將有爆發式增長。做到很難嗎?其實並不難,不要你拋頭顱洒熱血散家財,不要你去承擔天下興亡的重任,隻求每個人改掉身上不文明的壞習慣,社會及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會變得很美很有詩意。

分享到:
(責編:齊賀、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