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倡导“群众租房”的管理者为啥热衷盖大楼?
背景: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耗费4000万元装修办公楼,期间不断变更计划、增加预算,历时四年仍未完工。最终却因为加装过重钢结构、使用过多装饰材料,导致楼体超负荷倾斜,成为“危楼”。三亚中院另择新址盖大楼。
广州日报发表魏英杰的观点:如果这起事故的责任在于施工单位,法院本该理直气壮进行责任追求和索赔。如果事故责任在法院,施工单位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承担后果。即便双方都有责任,进而达成相关协议,那也完全可以摆到台面上,把问题向公众说清楚。假如一切都是在暗箱里操作,人们当然有理由怀疑,背后还包藏着各种不可告人的交易,甚至存在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
扬京华时报发表杨子非的观点:大楼的建设和装修耗费庞大,如果这都能不受约束、不被监督,甚至烂尾之后仍由财政兜底,无需任何人承担浪费公款的责任,还给予择地新建的“奖励”,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例。怕只怕媒体“炒”过这么一阵之后,待到大家都泄气时,三亚中院的新办公楼又已经开始装修了。
小蒋随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后宣布:本届政府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三亚中院择新址盖大楼,难道不是顶风违规?管理者总倡导民众“买不起房可以租房”,各地保障房也主推公租房,行政机关为何不在租房上充当表率?既然三亚中院目前能在租用的农场仓库办公,何不可持续地租下去?如果租房成本被证实高于买房或盖楼,倡导民众租房岂不是“砖家说法”?回过头看,本届政府内禁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更需警惕某些地方“憋”到届满后“报复性”兴建。
“部长改乘红旗车”需警惕地方变相升级浪费
背景:外交部部长王毅改用国产红旗轿车作为公务车,引起舆论关注。
新京报发表观点:前段时间,公众颇为关注彭丽媛出访的服饰着装,由此而引发了一股“国产Style”风尚。从第一夫人的着装到部长的公务车,其实都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而这种细节恰恰是最好的国际推广和公共营销。其不仅仅有助于在国际上提升国产品牌的美誉度,而且也会提升国内消费者信心。
长江日报发表杨于泽的观点:对换乘国产车估计过高,赋予它过多的附加意义,极有可能让事情发生扭曲,并导人于认识误区。红旗H7轿车价格约在30万元到48万元之间。坐红旗轿车除了支持自主品牌,并无节约的意义。汽车不是纽扣、打火机,其背后需要巨大的创新能量,品牌信誉、质量形象也需要持久的积累,非政策可以尽一日之功。
小蒋随想:政府选用自主品牌轿车是行政伦理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说“坐外国车观感不好”的原因就在于此。但是,改坐国产车并不等同于转变作风。公众呼唤公车改革,是要求取消不符合规定的干部专车,是希望将庞大的公车养护成本降下来,是不搞“车补”那类背着抱着一样沉。基于此,必须警惕地方领导一窝蜂地更换自主品牌的高档轿车,造成新的、更多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