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副省长爆粗口比假装一团和气好
背景:微博实名认证的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7月28日转发一条美国枪击案微博后,斥责“不爱国者”为败类、人渣,应该赶紧去美国,不要说自己是中国人。引发争议。陈鸣明随后回应,“个别言词欠妥”“有话还是要好好说”。
京华时报发表傅达林的观点:如果官员首先不理性,将自己等同于普通网民而选择情绪化表达,面对网络舆情失去克制与容忍的美德,那么可能会被误读为政府行为很容易脱离理性轨道。
新京报发表程仕才的观点:以往许多官员与大众舆论场脱节,很少与有血、有肉、有观点、有话语权的民众接触。微博出现之后,不少官员“试水”,开启了官员与公共舆论真正“打成一片”的新时代。在这样的讨论中,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当理性克制,共同来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讨论氛围。
小蒋随想:某些干部只打官腔,只说正确的废话,实在是装蒜。陈鸣明在微博上爆粗口,固然不妥,但也是官员少有的真性情流露。所谓理性,必须从心底里萌发。陈鸣明的言语被质疑,或有助于其内心反思,这样的碰撞摩擦远比假惺惺的“一团和气”要好。某些人心里想一套,嘴上说一套,那才是应当警惕的。
拼老命为儿买房是中国式愿打愿挨?
背景:河南安阳一对夫妻,为给两个刚参加工作的孩子凑钱买房,到郑州开了家馒头作坊,夫妻俩每天只睡4个小时,加班加点压面蒸馒头,甚至因为太困被压面机压伤手指。
燕赵都市报发表燕农的观点:郑州这对卖馒头的夫妻拼了,不晓得等着父母给买房子的孩子拼没拼。历来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境拮据,父母本已不易,总不能让他们把一切都给了孩子。困境中,该担当的更应该担当。
重庆时报发表杨朝清的观点:易中天在评价乡村教师的时候,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人们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完全不赞同。这是不把老师当人,照亮别人的同时为什么要毁掉自己,就不能不毁掉自己吗?”这段话也可以用到父母身上,父母关爱孩子,就一定要以如此悲苦的方式?
小蒋随想:刚参加工作的子女就要买房,除了啃老别无他法。专家说,年轻人应该租房,不应买房。但地产商不这么想,这十来年的房价上涨速度“教育”人们,如果不早买房,恐怕一辈子也买不起房。至于父母给儿女买房,属于中国式愿打愿挨。纵使有人说三道四,河南这对夫妻恐怕还是会执着地为孩子奉献一切。骂地产商卑劣,讽父母溺爱,怪调控不力,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