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减少50分、语文增加30分
据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介绍,北京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点是调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科目分值。文史类、理工类总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由现在的300分增至320分。
中考:英语减少20分、语文增加30分
中考方面,北京市调整中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其中,2016年起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物理卷总分100分不变;化学卷总分值由80分减至60分。2016年起将物理、化学两门考试安排在同一个半天。中考由原来的两天半缩短为两天。[详细]
基础教育面临更大改革
同时,北京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更大力度的基础教育改革,直面小升初“择校热”、“规则乱”等热点、难点问题。据悉,北京市很有可能以学籍、户籍、家长工作单位等作为条件,尽最大可能实现“就近”。此外,坚决禁止初中校举办招生考试,加强学籍管理,取消“占坑班”,逐步取消“特长生”、“共建生”等也将成为配合措施。改革的原则,是用简单透明的规则引导生源均衡、师资均衡,不再让孩子“拼条件”。[详细]
高中生反应不一
支持者:英语学习费钱费力费时间
北京市一零九中学高一年级的小崔从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从小学到中考前“年年都在上补习班”:一年级读剑桥英语到五年级,接着学习新概念补习班到初二。她回忆说,临近中考前几个月,老师每周上两次课。每周花费1260元的英语补习费。“但是我的中考成绩才比二次模拟考高了1分。”她对新政策很支持:“这是符合国家减压政策的”,她说,“英语学习就是费钱费力费时间”。
反对者:英语改革对我打击太大
从幼儿园开始,北京市一零九中学高一年级的小郭已学习英语13年。二年级起父母就为她报了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班,初中后她开始看原版英文作品,英语也屡屡为她赢得好成绩。“我不愿意改”,她耷拉着脑袋说,“这个打击对我太大了,完全打击了我对高考的积极性。语文和数学都不好,本就指望英语拉分呢。”[详细]
老师有话说
语文教师:这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
北京四中的语文老师连中国认为,此次高考改革是一次进步:“我认为,这次高考改革肯定了母语的地位,在这一点上,是十分值得肯定的。母语是学习的基础,我们只有学好母语才能学好其他科目,这其中包括英语。高考对语文分数的增加,会让人们更重视语文的学习。在题型和内容上的改变也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我们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这都要通过这样的改革来实现。”
英语教师:改革给教学工作造成困难
101中学的英语组组长张燕表示,本次的改革对英语方面的变动太大,对教学造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她说:“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只能慢慢去适应这个变化,更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一些难而深的东西只能放到选修课中去上了。但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改革是不太合理的,虽然它增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却造成了困难。”[详细]
专家意见
通过导向强化母语教学
在此次改革中,北京高考语文分值和英语分值“不分高下”的状况被打破了,2016年,高考语文分值将高达180分,整整高出英语80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很重视外语教学,但却没有哪个国家会把外语教学置于母语教学之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表示,加强外语能力培养是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详细]
英语“降温”
曾经,中国的年轻人只能跟着电台练成“土鳖英语”,高考中完全无英语科目,后来才从10分、30分发展到100分、150分。而今,我们每年有数十万的留学大军,在托福、雅思考试中保持着令人不可思议的高分比例,对于一个注重教育投入、渴望与世界接轨的民族与社会而言,纵然高考分值降低,也不必担心英语会被学校和家长们轻忽。
砍低英语戳的是高考的软处
显然,减少英语、增加语文分值的调整,真正的用意,是对近年来整个社会重英语、轻母语倾向的纠正,对国内英语教育教学课多时长、学习收效差、应用不足问题的努力回应。此外,它也是一个正在因为经济实力增长而逐渐回复自信,重新打量自己的文化源流,重新评判自己和世界之间关系时的必然选择。不过,从改革的角度看,我们更愿称之为高考在分数比例层面上的一次内部技术调整,而不是触动高考新政的实质性变革。[详细]
降低英语分值绝非放慢向外部学习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绝不是英语学习不重要,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步子变小。降低英语分值之后,把众多学生从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应当采取配套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于外语和涉外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育,并做强做精外语等涉外专业类校院和研究机构,为国家对外开放培育更多更好专业人才。[详细]
“弱化英语”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块拼图
客观来说,“弱化英语”固然是一种理性回归,但也不可过于拔高。毕竟,高考改革的步伐,远不止英语这一环节。过分地关注“弱化英语”,很可能遮蔽了高考改革的真问题。在“弱化英语”之外,高考改革的拼图还有不少。如异地高考,尽管各地的方案大多出来了,但“门槛高”的规定,无疑消解了这项制度的善意初衷;再如高校去行政化,但一直是说得多做得少,真正的行动的确不多;又如多元评价体系,高考的单一评价模式是不科学的,搞多元评价才更加妥当,但制度方面的努力,仍然十分鲜见。[详细]
逐步去高考化才是拯救英语学习
中国在英语教育上的失败,不只是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可以解决的,关键是缺乏交流的语境,这注定了在既有的考试框架下很难教好。不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生活中没有交流的语境,靠背单词和练习语法也只能应试了。学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考试,可多数人在工作中并不需要英语,耗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所学的英语,多是白学。弱化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并逐步取消高考英语,拯救了学生,其实也拯救了英语。[详细]
“让语文更博深,让英语更单纯”
高考改革方案公布以后,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3%的网民表示支持,22%的网民表示反对,其余的人无可无不可。这足以说明,这项改革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让语文更博深,让英语更单纯”的路向深得人心。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确立,而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更是清晰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有一定基础就行了,无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详细]
通过改革让语言教育回归本位
高考和教育改革,其重点应当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的改革,应当让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工具,而非参加考试的技能。高考是保障公平合理的选拔考试。形式的合理,不代表内容的合理。英语减分不是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目的才是改革的正确方向,让语言教育回归本位。多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诟病,并不少于对英语教育的指责。该改的,不单单是英语。因此,我们在不断改进高考制度的时候,也应当考虑语言教学的改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