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政策靠前發力,穩定經濟大盤
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宏觀政策發力,成為穩預期強信心的重要支撐,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穩定了宏觀經濟大盤。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平穩,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這背后,一系列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功不可沒。從提前下達2022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到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從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到實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接續轉換,宏觀政策為市場主體穩預期、強信心、添活力,護航企業爬坡過坎。以貨幣政策為例,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引導市場利率下行0.1—0.15個百分點,帶動一季度企業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21個百分點至4.4%,為有統計以來的最低點,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暢通了實體經濟的金融血脈。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穩定宏觀經濟成為關鍵任務之一。越最吃勁的時候,越需要加足馬力。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夯實經濟穩定運行、質量提升的基礎。以此為基本遵循,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為經濟平穩運行、企業渡過難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突出一個“早”字,政策靠前發力。早謀劃、早布局、早行動,早出台、早落地、早見效,去年底以來,各方面政策靠前發力穩定宏觀經濟,特別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出台實施一系列實打實的有力舉措,各地也加快推動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放大政策效應,助力一季度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依靠一個“合”字,政策協同發力。今年以來,財政、貨幣、就業、產業等方面政策形成合力,以“組合拳”發力穩增長。比如,為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加速落地,人民銀行加快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截至4月中旬已上繳6000億元,主要用於留抵退稅和向地方政府轉移支付,這筆資金既不會增加稅收或經濟主體負擔,也不會提高財政赤字,體現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聯動。“1+1﹥2”,復雜局面和多重挑戰下,宏觀政策更加有效的協同聯動,能夠更好改善市場預期、穩定經濟增長。
實現一個“精”字,政策精准發力。讓市場主體有更多獲得感,宏觀政策必須精准發力、直達企業,最大程度減少政策執行中的“梗阻”。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創設科技創新再貸款……針對政策落地中的堵點、難點,一項項創新舉措持續推出,一個個直達機制陸續建立,顯著提升了宏觀政策精准度,讓市場主體第一時間感受到政策的頻頻暖意。
日趨成熟的宏觀調控能力是我國的一大優勢,也是中國經濟在壓力下保持強勁韌性的重要支撐。必須看到,3月份以來,世界局勢復雜演變,國內疫情影響持續,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為此要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增強各種政策措施有效性,充分釋放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動能,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強大活力和創造力,用高質量發展化解經濟運行中的風險和挑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馳而不息。
相關鏈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