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起評:3萬出道?5萬拍電影?不能讓騙局得逞
“3萬元包出道”“5萬元就可拍電影”“培訓費很快就能掙回來”……存在於網絡社交平台上關於“練習生招募”的種種信息,令一些青少年怦然心動。可一旦交了錢,說好的承諾往往難以兌現,還可能被要求不斷“續費”。更有甚者,所謂的“經紀公司”竟然卷款跑路。
記者調查發現,“練習生招募騙局”並非個案。“演藝練習生”招募,“星探”邀約面試,“造星”儼然成為一個產業,讓懷揣“明星夢”的青少年似乎看到夢想成真的機會。殊不知,一些招募實為陷阱。
騙子一方面利用了源於日韓的“練習生培養模式”作為忽悠噱頭,另一方面通過微博、貼吧、QQ群等網絡平台尋找“獵物”,瞄准的是一些年輕人幻想迅速成名的浮躁心理,大肆營造“包裝打造”就能“揚名立腕”的虛幻泡沫。更惡劣的是,一些“經紀公司”還以檢查文身、傷疤為由要求面試者“脫衣”。當事人被忽悠損失鈔票還不算,更可能陷入被“赤裸要挾”的深淵,想想都使人脊梁骨發涼。
不法分子、無良機構虛構所謂“出道”機會,“設套”誘導他人繳費,其行為已涉嫌詐騙。對此,僅僅提醒青少年及家長別輕信“造星”許諾,還遠遠不夠。有關部門更要高度重視相關亂象,嚴肅查處其中存在的違規違法行徑,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互聯網企業也要強化對相關信息的監測審核,履行平台的主體責任。堅決遏制不良信息傳播,讓欺詐者自食苦果。
社會該如何看待“素人選秀”“明星養成”,同樣值得探討。
一些選秀節目熱播,確使少數“練習生”成為“愛豆”,令許多粉絲為之痴狂。然而,種種問題和亂象也不斷凸顯。就在前些天,一個平均年齡隻有8歲的少年團“出道”,引發社會強烈質疑。雖然涉事公司迫於巨大輿論壓力宣布解散少年團,但此事還是給紛亂、功利、妄為的選秀與“造星”,提供了刺目的注腳。
事實上,在一名“練習生”脫穎而出的背后,有著數不清的“練習生”被淘汰,這條所謂的“星途”遠不是看上去那麼坦蕩,種種代價一言難盡。而且,“唯氪金才是真心,用數據標榜熱愛”,不良“飯圈文化”還摻雜了資本運作因素。誘導粉絲為偶像非理性打榜控評、互撕干架,“病態風氣”的形成與某些經紀公司、粉絲后援會人為煽風點火乃至對粉絲實施精神控制緊密相關。
治亂須用重典,震懾須出重拳。今年5月,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整治網上文娛及熱點排行亂象”專項行動。8月,中央網信辦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從規范明星及其背后機構、官方粉絲團的網上行為,到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嚴管明星經紀公司、嚴禁呈現互撕信息、嚴控未成年人參與……管理部門的態度很明確,堅持問題導向的治理十分清晰。誰對此置若罔聞,誰妄圖一意孤行,等待其的不僅是“涼涼”,涉嫌違法犯罪的,更將面臨法律的嚴懲。
一些青少年懷揣藝術夢,應予以鼓勵。但須知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一舉成名”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